在职场之中,凡是有进取心者,无不重视对于领导艺术的研究。中国传统兵法对于领导艺术的论述颇多,并且很多语句都十分精辟,“营养”价值很高,值得我们反复揣摩。《尉缭子》指出:“古率民者,无有不能得其心而能得其力,未有不能得其力而致其死者也。”这句话不长,但却点明了一个人想要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走向成功,有三个坎必须迈过!
1.得其心
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从古至今大多数人对这句话的逻辑是理解有误的。他们认为“得民心”是“得天下”的充分条件,其实不然,“得民心”只是“得天下”的一个必要条件而已。尉缭子就把这一点说得很清楚了——“无有不能得其心而能得其力”,即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得到下属发自内心的认同,是驾驭组织的第一步。那么怎么做到得其心呢?无非两招:一是“敬”,向下属展示良好的人品,让其对自己的言行充满期望;二是“畏”,向下属展现强大的实力,让其对自己的手段充满忌惮。
2.得其力
“得其力”是领导者从事管理活动必经的第二个阶段。别人只是在心里认同你还不够,因为这心理认同如果没有付诸实践,就并不能给你创造出价值(或带来好处)。尉缭子所谓的“得其力”,包含这么两层意思:第一,领导者能够吸引下属自发地追随自己,把对自己的认同变成主动的行为。第二,能够让组织有较强的执行力,使得下属肯将领导的意志付诸行动。怎么实现“得其力”呢?坚持这八字方针即可——“以赏诱之,以罚劝之。”
3.致其死
兵法与其他管理学科不同,它是研究最极端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致其死”则是兵法,对于领导者领导艺术的最高要求。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一点呢?其实可以理解为,领导者使得下属(或组织成员)为共同的事业去承担风险,去付出代价。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无非两种方法:第一,让下属别无选择。陈胜所讲的“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就是具体的例证。第二,让下属看到巨大的利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香饵之下必有悬鱼。
我们学习兵法谋略,不能仅仅停留在字句的记忆之上,而是应该将其带入自己的生活,用自身的经历的检验它。只有这样,我们才不纸上谈兵,而是能够神交前贤。
(欢迎想系统学习兵法的朋友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moulueyubingfa或“谋略与兵法”关注。不懂谋略与兵法,怎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