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金像奖拿了很多奖项,所以关注了这部电影——《一念无明》。
这个故事的梗概是:男主角患有躁郁症,父亲离家不顾,留下久病的母亲,弟弟也移民美国,不再回家看望两老。男主角辞职回家照顾母亲,但一点点碰撞摩擦都让母子俩露齿相斗。有一天,阿东执意要帮失禁的母亲洗澡,母亲不肯,两人争执起来,阿东意外结束了她的生命,被判入住青山医院。父亲愧疚,决定接出院的儿子回到自己独居的小室一起住,两个心怀愧疚的大男人相挤在拥挤的小单间中。阿东重投社会,却遭到身边的朋友歧视,同时男主角也想尽方法希望找回当天谈到近乎订婚的Jenny,没想到当找到Jenny时,他带男主角到教会,在众人面前诉说对他的恨,让男主角再度陷入崩溃状态,他到超市失控地吃巧克力,引起众人围观,甚至把视频上传到网络,同住的邻居害怕男主角会伤及到自己,纷纷要求父子俩搬离。最后父子俩决定共同面对,相拥在一起。
看完电影后,我想到三点
1.女人嫁错男人会毁一生,男人娶错女人毁三代
这个家庭,表面的问题是当年男主父亲逃避责任,把照顾妻子的事情全赖在儿子身上。事实上,男主父亲在一次争执中有提及,当年妻子总是说自己嫁错人了,所以他才宁愿在外面多赚点钱,不回照顾妻儿。所以悲剧的起点在于妻子抱怨丈夫,如果当初她选择和丈夫沟通,然后解决问题,也许就不会有后面儿子的悲剧和丈夫的挣扎。
2.媒体的指向作用实在太强大太可怕
在男主在超市失控狂吃巧克力的短片被传到网络后,媒体纷纷做出反应,人肉搜索到他意外杀死母亲的经历,就大肆宣扬精神病人就应该回精神病院,导致想重新开始新生活的男主再一次受到严重打击和身边人的歧视。这让我想起哥哥张国荣的死,2000年的热情世界巡回演唱会,他邀请了世界时尚大事Jean Paul Gaultier担任服装设计,那场演唱会的服装十分大胆前卫,贯穿了“从天使到魔鬼”的主题和形象。其中长裙长发飘逸男女磨边的形象曾经引起巨大反响,当时媒体以“扮女人,长发似贞子,着旧衫”来形容哥哥。负面报道令马来西亚和大陆的演出要做出修改,Jean Paul Gaultier更气说,从此以后再不会为亚洲艺人设计服装。从那之后,哥哥受到来自媒体来自言论的压力越来越大,私以为自杀的部分原因应该在于此。哥哥离世后,每每到愚人节,媒体又各种怀念活动,看着觉得很讽刺。媒体的指向作用有时真的有无比大的作用,甚至能把人“吃掉”。
3.当A和B对话时,A没有说攻击的话语,B突然爆发,是因为A踩到B的地雷了
电影中,男主从治疗院出来重新投入社会,打电话给以前的同事,希望他可以介绍一份全职工作给他,但是前同事想男主先做下兼职帮帮忙,男主就觉得前同事只是在可怜他而已,而他不需要可怜。如果男主没有“觉得别人只是在可怜我”这个地雷,他可以心平气和地了解一下“做兼职的话,大概做多久之后有机会去你们公司正式上班?”“做兼职的话,薪水怎么算?”,而不是一股脑地认为别人是在可怜他。日常生活中,这种因为心里藏地雷,自己却不自知,就是经常因为小事发脾气的人很多,我们自己有时候也会这样,这就需要发脾气的时候,动用元认知能力思考“我为什么发脾气”“我有什么地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