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晚上好,又到星期日了,我们一周一次的诗词学习又开始了。我们这一期主要学习的是山水田园诗。在唐朝,很多诗人都写过山水田园诗,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和韦应物这四位诗人。上个月我们主要学习的是王维和孟浩然的诗,今天我们开始来学习柳宗元的诗。不过,提起柳宗元这位诗人,就不得不提另一位诗人,他就是柳宗元一生的挚友刘禹锡。他们二人被合称为“刘柳”,所以今天我们也顺便学两首刘禹锡的诗。
柳宗元,字子厚,在公元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唐朝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呢?这时候,我们熟悉的大诗人李白、王维和杜甫都刚去世不久,“安史之乱”也已经平定,柳宗元算是出生在和平年代。但这时的唐王朝,早就不是孟浩然所处的那个太平盛世,已经逐渐衰败。中唐后期的各种社会弊端,如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等等都在形成。 柳宗元生活在中唐时期,是中唐时期重要的文学家和诗人,前面我们说的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都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柳宗元有一个辉煌的家族历史,他的祖籍在河东,就是现在的山西运城。所以后世称柳宗元为“柳河东”。当然,因为柳宗元字子厚,所以很多文学作品里也称他为“柳子厚”。他出身显贵,先祖是春秋时期的官员,到了北朝时,他们柳氏这个家族就是当时的门阀士族,与薛姓、裴姓并称为“河东三著姓”,也就是河东地区最大的三个家族。
小朋友们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士族,我简单说一句,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形成的世代读书做官的大族,在政治、经济各方面享有特权。士族权利很大,有时候甚至连皇帝都要看他们的脸色行事。像我们经常在古诗中看到的王家、谢家,就是王羲之、谢安他们这些家族,都是属于士族。士族制度在隋唐时期开始慢慢松动,一直到唐末才算瓦解,存在几百年。小朋友们不理解,暂时可以把士族理解为名门望族,或者社会上的精英阶层。等以后你们学了历史,再慢慢了解。
刚才说了,柳家是士族,从南北朝时期一直到隋唐,柳宗元的祖先们不是大将军、就是大都督,最差的也做个刺史,比较牛的一个大家庭对不对?在唐朝初期,柳宗元有两个四世祖比较厉害,一个是开国皇帝唐高宗的外孙女婿,另一个呢,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王皇后的舅舅。
柳宗元这家庭出身,想低调都难!而且柳宗元的家庭文化气氛也很浓厚。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了南方,母亲卢氏带领他住在京西庄园里。卢氏聪明贤淑,很有见识,并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她教年幼的柳宗元背诵古赋十四首。正是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柳宗元的妈妈勤俭持家,教育子女有方,后来柳宗元被贬到外地,母亲已经年纪大了,但是跟随他一起到南荒,没有丝毫怨言。母亲的良好品格,从小就熏陶了柳宗元。
柳宗元的童年是在长安度过的,到了贞元九年春天,也就是793年,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士,同时中进士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刘禹锡,字梦得,出生于772年,柳宗元是出生于773年,所以刘禹锡比柳宗元大一岁。在贞元十二年,柳宗元为父亲守孝期满之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
几年后,柳宗元和刘禹锡一起参与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但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半年后就失败了,他们这一批人都被贬到偏远的地方。唐宪宗八月即位当皇帝,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走到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就是现在湖南永州市,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加上柳宗元就是8个人,所以历史上称这件事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很多小朋友不理解什么叫贬官,我再简单说一句,贬就是往下降,贬官就是降职,我打个比方,你本来当班长,忽然哪一天犯了很大的错误,老师一生气不让你当班长了,改为当小组长,那么你就是被降职了。可能这个例子不是很恰当,不过小朋友们比较好理解,你以后再看到贬官,就知道咋回事了。柳宗元他们被贬官,就是要他们离开当时的首都长安,到远一点穷一点的地方去做官,而且职位也往下降,比如以前做三品大官,现在降到七品八品小官等等。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永州地区在湖南和广东、广西交界的地方,当时非常的荒僻,人烟稀少、十分可怕。等你们上了初中,会学到柳宗元的一篇文章叫《捕蛇者说》,很著名。说永州这个地方毒蛇很多,被毒蛇咬了就无药可医,很快就会死,但是这个徭役和赋税比毒蛇更要命,老百姓往往不是被毒蛇咬死,就是被饿死。总之,是个生活条件很差的地方。
和柳宗元一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亲、还有堂弟柳宗直、以及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一家人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很艰苦,到永州不到半年,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在永州,一呆就是10年,这10年是柳宗元人生的一大转折。他没闲着,而是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写了很多文章,也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柳宗元在永州写的《江雪》。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和其他诗人相比,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环境写得比较清冷,诗人的心情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显得很孤独,很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他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这首诗的字面意思理解起来也不难。第一句“千山鸟飞绝”中的“绝”,就是“没有”。“千山”是一个虚数词,不是真的一千座山,而是指很多山;“万径人踪灭”中的径,就是路,像“远上寒山石径斜”;诗中的“万径”,也是一个虚数词,不是真的有一万条路,“万径”指千万条路,形容很多条路。人踪:人的脚印。这两句是说: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后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里的“孤”是孤零零的意思,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蓑衣,就是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的一种雨具,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来挡雨。小朋友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古代版的雨衣,只不过我们现在的雨衣是用塑料、胶布等材料制成的,古代版的是用蓑草编织的。那么什么叫笠呢?就是用竹篾编成的帽子,形状像个漏斗,所以我们经常叫它斗笠。戴上斗笠,也可以遮雨遮太阳。
“独钓寒江雪”的独,就是“独自”,一个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江面孤零零的小船上,一位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小朋友可以在脑海中想一下《江雪》这个画面:天地间下着大雪,太冷了,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所有的路上也看不到有人行走。在白雪茫茫的江面上有一个小船,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这首诗在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书上,小朋友们尽量都背会哈。
刚才说了,革新失败后,他们这个团队的核心人物都被贬官到偏远的地方。柳宗元被贬到永州,那么他的好友刘禹锡被贬到哪里呢?他呀,被贬到了朗州,就是现在的湖南常德。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学了这么多唐诗宋诗,发现唐宋时期,还没有哪一个诗人没有被贬官过。像李白、杜牧、王昌龄、韩愈、苏轼等人,包括做了丞相的张九龄不也被贬到湖北过吗?这很正常,人生总会有起起落落嘛,就看我们是不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啦。
每个人都想过得好一点,都想升职加薪,谁也不想贬官降工资。所以当被贬官降职的时候,很多人就痛苦得无法自拔,从此消沉下去,但也有一些人以豁达乐观的态度过完一生,甚至创作出很多好作品。比如大文豪苏轼,再比如刘禹锡,他也比较豁达、乐观。大家想一想,刘禹锡做官没几年就被贬为朗州司马,可以说是在他人生最得意的时候,被赶出了朝廷,肯定很郁闷,可是从他诗里看不出像柳宗元那样的苦闷,比如这首《秋词》便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时所写。
《秋词》(其一)(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你看他的开篇两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就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诗情。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们就在悲叹秋天的萧条、凄凉,但我却觉得秋天要远远胜过春天。春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春朝就是春天刚开始。刘禹锡说秋天胜过春天,体现在哪里呢?就是诗的后面两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里的“排”,是推开,有冲破的意思,“排云”,就是推开白云或者理解为直冲云霄;碧霄就是“青天”,这个我们在林杰的《乞巧》这首诗讲过“七夕今宵看碧霄”。
诗情,就是作诗的兴致、作诗的情绪。有时候看到美景,总是想念几句诗,我们就说诗兴大发。“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思是: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整首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其实,刘禹锡的《秋词》有两首,刚才讲的是第一首,比较著名。还有一首,小朋友有空也可以了解一下。
《秋词》(其二)(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sǒu)人狂。
这首诗我就不细说了,整首诗的大概意思是: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浅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二、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讲完了柳宗元和刘禹锡的诗,小朋友们可能会说,我没看出来二人是好朋友啊!先别急,今天时间不多了,我下周会和大家分享二人之间的真挚友情。在这个秋天,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有关秋天的诗,是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据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秋天的节期为阴历八月十五,这个日子正好赶上三秋的一半,所以称“中秋节”。诗人皮日休创作这首诗正是在中秋的夜晚。在这之前一年,诗人高中进士,而此刻他正东游,正是人生中意气风发的时候,所以在中秋佳节,又是诗人得意之时,于是创作了这首诗。题目中的天竺寺就是现在的法镜寺,在杭州灵隐山飞来峰,桂子就是桂花。
诗歌前两句说“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玉颗,是果实一类的美称,“珊珊”,是晶莹的样子;露华就是露珠,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中的会,是理解、领会的意思;“掷”是抛给、扔给的意思。
这首诗写在农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诗人在天竺寺里,看见美丽的桂花飘落,好像是从月亮上掉下来的一样,他拾起落在殿前的桂花,只看见花上沾了露水,显得更加新鲜光亮。诗人想:我至今都不能理解天上的事,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抛洒到人间的吧!“天中事”就是指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传说。我们以前讲过嫦娥奔月的故事,今天在简单说一下吴刚伐桂的传说。
神话传说中吴刚学仙犯了过失,遭天帝惩罚到月宫中砍伐桂树。吴刚拿着斧头到月宫中砍桂花树,但是这棵树砍一下,就立即又长好了,所以吴刚不断砍树,却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这就是吴刚伐桂的传说。由此看来,传说中月宫里有嫦娥、有玉兔、有吴刚、有桂花树等等。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说: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落下来送给我们的吧!
10月18日打卡(①②③任选2首,有余力者可全部背会,第④首理解即可)
①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②《秋词》(其一)(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③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④《秋词》(其二)(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sǒu)人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