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英在家里排行第三,上面有个姐姐,哥哥,下面有个妹妹,弟弟。就像所有家中排行中间的孩子一样,总是承受了特殊的使命。60年代,还是很贫穷的。早上一起床,冷水洗脸,锅也是冷的,倘若前夜有剩下的红薯,那是极好的。更多是空着肚子去放牛、割草、打猪草。
9岁那年,许多适龄儿童家徒四壁没有条件去读书,学校教书先生苦着收不到学生。阿英渴望读书,背着弟弟,牵着妹妹,偷偷去先生那里报了名。回到家,小心翼翼地把报名之事告诉父母,得到的是父亲的一顿痛打,父亲的臭脾气是出了名的,也早已习惯!所幸还是能够去上学了。可不是全心一股脑地去学习,上午依然要去放牛打猪草,然后回到家牵着妹妹背着弟弟去学校,到学校时语文数学课已经结束,恰恰赶上劳动课,继续劳动。放学后,依然是作为家中的一份子,劳动挣工分,没有时间做作业。晚餐是应季的粗粮,玉米红薯土豆等等,没有大米,一大钵菜就只放一勺菜油。饭后,母亲为了节约煤油,基本不点灯,全凭对家的熟悉感觉摸着行走。
其实,还有另一个妹妹,因为生病,无钱医治,活活痛死的。不生病是幸运,大病不死,能挺过去的是万幸。当时,哥哥也是生病很厉害,感觉快没气了,父母才想着带他去看医生,一听医药费只能泪流满面地将孩子带回,父亲还打算干脆直接把孩子扔水沟,反正也救不活。天下母亲都一样,哪里舍得,只能抱着孩子大颗掉眼泪。恰逢一位认识的人经过,问清缘由,他略懂医术,告诉他们一个偏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孩子竟奇迹般地慢慢好了。也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畜生用。阿英小学毕业,考了70多分,能够顺利入读初中,可是父母一听学费14元就坚决不支持,还有老一辈的思想,女孩书读多了是别人家的。
她在村里算是长得比较标志的女孩,豆蔻年华,七大姑八大姨会忙碌不停地介绍相亲,有做生意的,有隔壁村的,也有当兵的,等等。自身的家庭条件,觉得找个门当户对的,自己才不会受欺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兵的那人,身高一米八,一张轮廓清晰的脸,身材更是棒棒的,就这样她被吸引了,决定要嫁给他,即使他家徒四壁。
在他服完兵役,他和她结婚了。他在一家汽车修配厂工作,每月的工资三百左右,还不包括灰色收入。她在家做农活,带孩子。第一个是女孩,她和他把孩子当宝贝疼爱,只要孩子想要的,都尽力满足,过得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