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扒拉到一个电影院,去看这部豆瓣评分8.3,获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的的影片《爱在记忆消逝前》(The Leisure Seeker)。可惜是国语版。
和以往不同,有些片子我看完一定有话说,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部片子,我没有说话的冲动。但既然看了,还是说说观后感吧。
之前朋友刚看了首映就给我推荐,还写了影评,不敢看,怕先入为主。甚至连简介都没看。怕自己对某些字眼有产生过份的联想,从而给这部电影戴上滤镜。看完后,觉得这部电影好就好在没有用滤镜去看待我们的人生。
因为没用滤镜,你会觉得这样的开头太过简单,这样的故事不够跌宕起伏,它只是在讲一堆患了重病的老夫妻开着老旧的房车,从马塞诸塞州出发前往海明威的故居,在旅途中回顾人生的故事。喜欢戏剧冲突的你,是很难在这样的电影中找到快感的。这里面琐碎的旅途片段,几乎够不上小说和戏剧发展中的必备冲突——
比如,旅途才开始不多久曾经是大学教授的约翰就只会反复说“我要吃汉堡”,或者,只要有机会,就和旅途中的人分享他对于海明威的感悟;艾拉一遇到人就向他们不厌其烦的诉说自己面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丈夫的喜怒哀乐而不管对方的回应,还有艾拉一会抱怨丈夫失去记忆却记得自己学生,转身又给给遗尿的丈夫擦身,以及夜幕降临时两个人一起播放幻灯片,找生活中的点滴回忆……如果说,能纠结观众的担心的桥段,一个是公路上抛锚遇到劫匪的时候,一个是艾拉病发被送去医院约翰找不到她的时候,还有就是,失忆的约翰无意中爆料自己年轻时曾经和邻居莉莉安的过往片段的时候。然而,这些片段都带着一种老人跌跌绊绊无意中产生的喜剧效果而让人抿嘴一笑,然后恍然大悟,这就是人生啊,人生不就是琐碎叠加起来的回忆吗,但关键是如何在琐碎中赋予生活以激情、质感、温情和力量。
年轻的时候看电影,总期待奇迹和童话,脑海里所渴望的爱情总是天崩地裂,地老天荒,却始终不知到底什么是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现在才领悟到,爱情里,最大的奇迹是如何将琐碎过得有滋味,最大的童话是相濡以沫,琴瑟和鸣。
我也逐渐喜欢和更有耐心看这样不够跌宕起伏的片子,比如去年张艾嘉导演的《相爱相亲》。这两部电影的叙述节奏都很相似,慢慢的讲那些生活中琐碎的故事,可能都没有过于精彩的台词,但是你会发现,这更贴近真实的人生。
如果问这部影片中最大的戏剧冲突是什么,我说是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和时间的冲突:当你年老时,你如何面对回忆,当你年老时,你如何面对残缺,当你年老时,你如何面对遗憾,当你年老时,你如何面对真相,当你年老时,你如何面对枯萎甚至丑陋的肉体,以及当你年老时,你如何面对生命的终结。终其一生,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不是爱人,也不是自己,而是那个亘古的名词——时间。
这部电影特别戳我泪点的一个细节是,约翰失忆认不出眼前的爱人艾拉而是一直问艾拉去哪里了,艾拉到了房车外面,坐在椅子上生气又难受,说艾拉被人偷走了。过了一会,她反问丈夫,我的约翰去哪了,我年轻的英俊潇洒,学识渊博的约翰去哪了。约翰已经恢复了记忆,笑着说,那个把我的艾拉偷走的人偷走了他。时间是个永恒的悖论,它用自己的尺度衡量了爱情,却也改变了每个人的模样。我想我们厌恶的不是满脸沟壑的丑陋,我们只是惧怕在日益增加的皱纹里迟早要面对的结局——死亡。
在死亡到来前,在记忆消逝前,我们能做什么?
我想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像片中艾拉和约翰的儿子,他所代表的是普罗大众对于死亡的一种态度——治疗疾病,最大可能的留住肉体象征的生命。但殊不知,患了癌症的艾拉选择的是旅行,在旅行中完成对生命的最后敬礼。儿子是不理解的,是焦虑的,是试图阻拦的。可是,我们之所以感动,唏嘘,就是因为艾拉和约翰在死亡到来前出了对生命的自由选择。即便是最后也许这样的死亡方式不是约翰想要的,但艾拉的自作主张也是因为一个字,那就是爱。因为爱,她不能想象她死去后约翰如何孤独地面临余下的时间。换句话说,如果爱都消逝了,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对结尾的理解是,在记忆消逝前,我们能做的只有爱。在无涯的时间里,我们唯一不对它俯首称臣的也只有爱。The Leisure Seeker,我们求的不是闲暇,是那些在闲暇里的细节里的爱。
看到最后,我流了泪。这是全部影片到最后的一个爆发点。然而,我觉得并不悲伤,反倒释然。我记得看《相爱相亲》时也是到最后一刻才爆发泪点,因为,到最后一刻,我们学会了和解,和自己和解,和时间握手言和。
不知为什么,想起了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背的《匆匆》,朱自清用诗意而略带忧伤的语言说: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