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读《浮生六记》,再次忆起沈复和芸娘的故事,一生得一知己足矣,若能结为夫妻,哪怕用尽一生的好运气也实属难得,就算恩爱夫妻不到头,就算情深不寿,芸娘在41岁那年离夫君西去,不久沈复唯一的儿子也离他而去,沈复在妻子去世五年后提笔写《浮生六记》。鄙人觉得他们在一起,瞬间既是永恒,很多东西,并不是全都能用时间来衡量的。
机缘巧合,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这本书开始流传至今。
多年前得林语堂老先生推荐,才发觉世间有芸娘这样可爱的女人存在,并不是只存在于想象中,夫妻间可以如沈复和芸娘这般志趣相投,感情深厚。无巧不成书,沈复同样小时候受过一定教育,可以把夫妻之间的趣事诉诸于笔墨,又被人碰巧在书摊上慧眼识得。
第一章《闺房记乐》,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了夫妻闺房之乐,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的真情,全书不长,其他三章的吸引力远不如闺房记乐看着吸引人。如果我是沈复,得此芸夫人,能从13岁订婚起就情投意合,到两人18岁正式结婚,再到芸娘41岁在扬州仙逝,实际两人共同相处的二十多年时间并不如《浮生六记》篇幅这般短小而精悍,那时候没有自由恋爱的说法,家长考虑的往往是物质上的门当户对,八字相合、阶层相同就可以为谋,需要多么巧的机缘才能让这对精神上门当户对的伴侣于茫茫人海之中相遇相知相伴二十余年。
沈复你应该知足了!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三观一致是多么有趣的事》,作者说,遇见你,就像遇见了世界上另一个自己。我想,大概只有三观一致的人,才可以真正和谐地一起生活。然后过着特别像自己的生活。我们并不会为对方去改变很多,因为你所想的,就是我要的。你所想的,也是我都能理解的。我们保留着自己原本的本性,并产生对生活更多的期待......这个世界上,能遇到三观一致的人,并不容易。但真的很有趣。
沈复和芸娘婚后谈论古今文章、七夕时一同赏月时芸感慨“天地这么大,不知道同一月光下,还会不会有其他两个像我们一样好兴致的夫妻一同赏月呢?”夫妻两个人同时对自然的美景产生浓厚兴趣,结婚后不是紧盯着对方的缺点不放,携手一起做双方共同喜欢做的事,还有比这个更令人羡慕的场景吗?
确实还有更令人羡慕的场景,结婚后,那年代女子深藏闺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芸娘想逛庙会而受制于封建礼教束缚,沈复劝她女扮男装,并且帮她策划穿衣打扮,然后一起去逛庙会。
有句话叫: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久处之厌莫若只如初见。一见钟情容易,可能不过是生殖器找生殖器的幌子,而久处不厌就必须有一致三观。二十多年的耳鬓厮磨让夫妻感情历久弥新,共同面对人世的繁华和苍凉。
夫妻二人虽然齐心,但二人并不受沈复父母的待见,住在一起矛盾必然产生了,因为一些误解,夫妻不得不搬离父母单独居住,按说这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可因为当时的封建思想观念,沈复觉得被赶出家是对不起家人的丢脸事,而且父亲去世前也没能赶回来。
只被一种文化熏陶是件很可悲的事。
《浮生六记》虽好看,但沈复并未冲破时代的界限,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沈复夫妇也是时代的受害者,虽然他勉为其难可算是地主阶级。
笛卡尔说,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一切无关外物,一切因心而起。要想在时光的逆旅中快乐行走,重要的是安住身心,不囿于阶级,不惮于意识形态。
看一段沈复和芸娘的对话。
余曰:“唐以诗取士,而诗之宗匠必推李、杜,卿爱宗何人?”芸发议曰:“杜诗锤炼精纯,李诗激洒落拓.与其学杜之森严,不如学李之活泼。”余曰:“工部为诗家之大成,学者多宗之,卿独取李,何也?”芸曰:“格律谨严,词旨老当,诚杜所独擅。但李诗宛如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非杜亚于李,不过妾之私心宗杜心浅,爱李心深。”余笑日:“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已。”
夫妻二人探讨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芸娘阐述为什么她比较钟爱李白的诗,论格律严谨、词旨老练,的确为杜甫独揽,但是李白的诗宛如《山海经》里姑射仙子那样的浪漫风格,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一本正经的人可能会更喜欢杜甫的诗,充满浪漫情调的人则会更喜欢李白的诗。
要学就学哲学,要比就比境界。《李谪仙醉草吓蛮书》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集李白传说故事之大成的力作。小说集中展现了李白超常的才华、酷爱自由的个性、蔑视权势小人的傲骨和淋漓酣畅的诗酒精神,“杨国忠捧砚,高力十脱靴”如今想来也不觉莞尔。
杜甫一生郁郁不得志,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可惜最大官也不过被李隆基封为拾遗,世人成为杜拾遗。抱负不能实现多么苦恼?
一个人自身的境界决定了这人作品所能达到的高度。杜甫赠了李白一堆诗,想来李白洒脱的性格根本就看不上杜甫悲悲戚戚乞讨个一官半职,印象中并没记得李白回赠给杜甫几个字。虽然李白和杜甫这对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相遇过,可不一样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终不能成为投缘的知己,若想和谐美满长相厮守在一起,三观一致是不可或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