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曾谈到对四十不惑的理解,他说:
原来以为四十不惑,就是说到四十你都明白了,什么都懂了。然后等真到了四十岁,才发现不惑的意思其实是说,你不明白的事儿你都不想明白了。
年轻的时候每件事儿你都想明白......因为老觉得有一些事情不明白就是生活的慌张,后来等老了才发现,那慌张就是青春,你不慌张了,青春就没了。
2017年,我迎来了自己的四十岁,正好与高晓松说的相反,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内心越发的慌张。总感觉以前的时光白白流逝了,后悔自己开悟的太晚,没有趁年轻时多学些东西。
现在我常常想,如果时光可以倒退十年二十年多好,我一定不会浑浑噩噩的度过,确实是浑浑噩噩,以至于现在回想20到40岁这中间二十年,我竟然没有多少印象,似乎感觉每天都是重复的度过:上班,做饭,带孩子,闲聊,在父母家人的争吵中纠缠。习惯了与同事喋喋不休抱怨生活,习惯了下班后窝在沙发里看无聊的电视节目,习惯了整天抱着手机刷屏一遍又一遍。
我是不喜欢这样的自己的,年龄越是增长,心里越是清楚自己应该改变。
2015年,我开始了心理重建,决定与过去告别,2016年,于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这两年里,我感觉自己在成长。
读书
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从小属于愚钝之人,别人一点就通的事情,我需要很久才能明白。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常发觉自己语言上词不达意,更可怕的是思想的贫乏。读书于我而言,确实是一剂良药。
从2015年我开始大量地读书,在2016年加入了读写训练营进行了有计划的读书。我先是从图书馆大量借书来看,每个月三四本。后来感觉图书馆的书更新太慢,便从网上看书评,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书,每周一本。从家庭教育,教学,历史,人文,营销类书,逐渐过渡到一些思考表达,思维方式养成的书。
开始只是读,后来加入读写训练营开始学着做读书笔记,写书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我认真对待了每一本书,学到了许多读书方法,最大的成效是思想上的进步,以前看不明白的许多事,现在完全改变了思维方式去处理,而且是很理性的处理方式,这样一来心态也变得平和了。
(字数不少了,偷个懒,后半部分明天发吧。可不喜欢排版了,耗时太长。谁有好方法,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