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经典条件强化
主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经典论述: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并在我自己特殊的夭地里把他们抚养长大,我保证能把其中任意一个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首脑,甚至乞丐和窃贼,而不管他们的天资、爱好、倾向以及他祖先的能力、职业和种族(Watson,1925,p.82)。 这是一个大胆的声明!它反映了这样的一个信念,教养就是一切,而天性或遗传禀赋毫无价值。”
要义:人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而来的。学习了什么,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实验:
1st白鼠+小孩---不害怕;
2nd白鼠+可怕的声音----小孩害怕
结果:
3rd白鼠+小孩----害怕
结论:
教养就是一切;
儿童没有天生倾向;
学习至关重要
外界刺激----学习----行为反应
人被环境塑造,认识环境的产物。
应用:
学生---早晨---不读书
学生----老师要求----读书。。
学生----早晨----读书
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
主义:行为主义
经典论述
“一个学习者行为的可能性是变得更大还是更小,取决于它产生的结果。一个学习者首先以某种方式行动,然后,把这种行动与紧跟其后的正面或负面的结果联系起来。操作条件作用背后基本原则的主要含义是:我们往往重复那些有愉快结果的行为,而减少那些产生不愉快结果的行为。通过操作条件作用,我们学习新的技能以及一定范围的好习惯和坏习惯。”
要义:
正强化---做了某事,得到某种令其愉快的,或不愉快的事物;
负强化---做了某事,消除了某种令其愉快,或不愉快的事物;
实验:
情景:小孩想玩游戏,家长说话,小孩哭哭,家长想让小孩不哭
方法1.正强化--给一个愉快刺激----就给你给玩喜欢的游戏-----结果:以后更容易哭
方法2正强化--给一个不愉快的刺激---我打开掉令人发狂的收音机---结果:不容易哭
方法3负强化--消除一个愉快刺激----没收游戏----结果:组织将来的哭泣
方法4负强化---消除一个不愉快的刺激----家长保持安静---不哭
惩罚
如果在下述条件下,惩罚可能是有效的:(1)在犯错之后立即实行(不是数小时之后),(2)在每一次犯错误之后始终如一地实行,(3)不过于苛刻,(4)伴随着解释,(5)由另外一个有深厚感情的人来实行,(6)伴随着对更令人满意行为的强化(Domj an,1993; Perry & Parke,1975然而,经常的身体惩罚可能会产生不受欢迎的副作用,例如,使儿童怨恨和焦虑,井使他们知晓打人是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 Straus,1994)。
结论:
强化可以固定某些行为,比如习惯的培养。人被环境塑造。
不足:忽视了人的认知能力。有时人可以忍受一些刺激,而追求更远大,更高的目标。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主要论述:
班杜拉指出由于人类拥有远为复杂的认知能力
人类会思考他们的行为和行为结果之间的联系,能够预测他们行为的后果;
人类认为将要发生的结果,通常会比实际经历的结果对他们影响更大。
我们并不仅仅被动地任由我们行为的外部结果来塑造,而是主动地思考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并预期未来。
我们也会运用精神鼓励和自我批评来强化或者惩罚自己
班杜拉的认知概念重点高度强调的观察学习,这是最重要的机制,
要义:
人会学习、模仿、分析、判断、预测,与低等动物不同。具有社会性。
实验
一群儿童观看成年人殴打玩偶
将儿童分为三组:A组看到成年人得到奖励;B组看到成年人受到惩罚;C组看到成年人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
将三组儿童放回去,暗处观察反应。
发现1
A组:模仿成年人殴打玩偶
B组:大多数没有模仿成年人
C组:与A组一样。
发现2
所有孩子都学会了该怎样殴打玩偶
分析得出:
1.奖励---属于正强化---增加一个愉快的体验
]2. 惩罚---属于正强化---增加一个不愉快的体验
3.最重要的:B组孩子没有模仿成年人殴打孩子,不是因为他们没学会这种行为,而是因为预测到了可能出现的后果。
结论:
忽略孩子某些错误,比每次都纠正更有效。每次都纠正,相当于正强化,增加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