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用"思考"去记住知识>复述、记忆。
【信息】
通过思考去记住知识,而不是刻意去复述和记忆。
【思考】
#刻意复述和强记都不能真正的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通过【思考】将新知识与现有的知识体系建立紧密联系,才能更好的记住知识。
【行动/反馈】
在学习CPA的时候,要把知识与现实业务充分联系和思考,不要盲目刷题。
【钩子】
#思考 #记知识 #考试方法 #建立链接 #扩大知识体系
【出处】
印象识堂-张先生
【时间】
2020/2/26
作者丨张先生 from印象识堂
1. 主题这条笔记关于什么?
很多人做读书笔记时,喜欢一股脑把信息全部放进来。
比如这么一条笔记:
汤姆·彼得斯在写作《追求卓越》时,研究了43家优秀公司,从中找出8条共性,写入书中。该书因而一炮走红,成为商业管理经典。然而从图书出版至今,这43家公司里,只有15家公司的股票表现优于市场平均水平,有20家公司股票低于市场水平(共有35家公司上市)。
这个轶事看上去挺有意思,你可能会把这一整段都复制下来,放进笔记里。但如果到此为止,是没什么用的,因为过不了几天,你很快就会忘记它,忘记自己曾经记下过这段轶事。
为什么呢?最直观的原因,就是它缺乏一个主题。
一段缺乏主题的材料,是没法在你的记忆里占据一个稳定的位置的 —— 它没法成为一个单独的节点。
用认知心理学的话来讲就是:你没法给它一个编码。
所以,第一步,是给每一条笔记一个明确的、具体的主题,告诉你的大脑:
* 这条笔记是关于什么的?
* 是哪一点吸引了你?
* 它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比如,像刚才这例子,就可以赋予这样的主题:
《追求卓越》的成书过程;
商业管理的书未必靠谱;
一个关于选择性观察偏差的实例;
……
诸如此类,按你的兴趣而定。
不同的主题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故而在记忆里也会有不同的编码方式,会藉由不同的触发点被联想到、提取出来。
但无论是哪种编码方式,储存和提取的效率,都要优于没有编码。
所以,这一步看似简单,但却必不可少。它相当于对这段笔记进行提炼,提取出它的核心信息。
其实,从这一步开始,你就已经开始在进行「精细加工」了。
2. 信息:这条笔记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了主题,接下来,就是对笔记进行剖析和分离。
每一条笔记,吸引你的点可能都不一样。它可能是一段精辟的断言,一个巧妙的观点,一则重要的数据,一个浓缩的片段……无论是哪一种,这一步你要做的,就是把它进行分析,把其中描述的新信息提取出来。
什么是新信息?简而言之,就是你原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的东西,并且有一定的可靠性。
它往往是一些对客观事实的描述,或者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观察视角。
如果一段笔记没有新信息,那它其实就是无价值的。就算写得再精彩,也不过是把你知道的东西重新讲了一遍而已。
比如:
不要拒绝思考。和思考做朋友。
这是我们渺小的生命,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唯一能发出的光。
这段话,有必要记下来吗?没有。因为它没有告诉你任何新的东西,没有提供任何新信息,它只是把你已经知道的内容(思考很重要),重新描述了一遍。
但像这一段:
就像很多人只是在「集邮式阅读」一样,许多人做笔记,其实也只是「集邮式笔记」,本质上只是把内容挪了个地方,并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大脑。
这里,「集邮式笔记」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新信息。那么,你或许就可以进一步去发问:什么是集邮式笔记?它有哪些特征?它的原理是什么?我们如何规避它?诸如此类。
这就可以构成一条有效的笔记。
它会在你的脑海中,创建一个新的节点「集邮式笔记」,并把它跟其他节点联系起来。
这才是我们通过做卡片,需要达成的效果。
3. 思考: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什么?
对一段内容进行「信息分离」之后,你脑海中一定会自然地产生一些想法:可能是对这条笔记的共鸣、感触,也可能是进一步的问题、疑惑、联想到的其他信息,甚至天马行空的灵感火花,等等。
这其实才是阅读时,最有价值,也最值得记录下来的东西。
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急于「把书看完」,或者耽于传统教育「被动灌输」的惯性思维,忽视了这些想法的价值,一心埋头于书中去寻章摘句,任由它们转瞬即逝。
这实在是有点舍本逐末了。
实际上,我自己读书时,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选择大脑活跃的时段」。因为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想法。
我的读书笔记里面,绝大多数,都是这些在读书时闪现出来的思维碎片和灵感,而不是书中的知识点。
可以说,我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收集想法的过程。
相比之下,书里面讲了什么,提供了什么信息,只不过是催生和支撑想法的土壤而已。
举个例子:我最近在读一本书《唐代高层文官》(赖瑞和著),这本书是研究唐代官僚体制的集大成作。那么,我有必要把书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官员体系等记录下来吗?没有。因为这本书已经帮我整理好了,我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查就行了。
我要记录的是什么东西?是在阅读这本书过程中,所产生的观点、想法和结论。比如:
唐代的宰相其实是一种「使职」,并不是一个实际的岗位。只在有需要时,才让其他官员来兼任。这更像我们所说的「智囊」和「议事会」。
像这条内容,我就可以把它记录在「思考」一栏中,然后从书里找到相对应的客观事实,记录在「信息」一栏里。比如:
唐代的宰相都没有品级,也没有人员编制;
上至一品,下至五品,都有担任过宰相的记录;
……
当然,更细化的,你可以在「思考」中,注明这是作者自己得出的结论,还是你的想法。
我一般会在自己的想法前面,用一个符号「#」表示,以作区分。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和疑惑记录下来。比如:
#这种制度是只有唐代如此,还是其他朝代也有?
诸如此类。
这不仅仅是在记录知识,也是在不断训练和强化你的思考能力。
4. 后四栏:
1)行动/反馈:我要做些什么?
这一栏无需赘述,非常简单,就是接续「思考」:在产生了这些想法和问题之后,下一步,我可以做些什么,来解决问题、完善想法?
譬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就可以写:查阅其他朝代的「宰相」一职。
或者,你读到一个耳目一新的方法(比如本文的「知识卡片」),就可以写:找机会尝试应用。
然后,定期对你做的知识卡片进行检视(一般建议每1-2天一次),把这些写下来的行动,抽空去完成。并把行动所得到的结果,填写到这一栏的「反馈」里面。
这才能使笔记「流动」起来,真正发挥它的价值。而不是一直被「囤积」。
2)钩子:关于这条笔记,我会联想到什么?
这一栏你要记录的,是相关的「关键词」。
简而言之,就是:当我需要提取这条笔记时,我可能会想到哪些东西?
它和标签(tag)的区别是什么呢?你完全无需考虑层级,也无需考虑类别、措辞、是否重复……只要把你第一时间的直觉,全部写上去就行。整个过程就几秒钟的事。
像这段内容:唐代的宰相其实是一种「使职」,我可能就会写上:唐朝,官员,官僚制度,中央集权,历史逸闻,等等。
而像「许多人做笔记,其实也只是「集邮式笔记」,我可能就会写上:读书,笔记,学习方法,误区,认知心理学,文章素材,课程素材,等等。
这样,需要的时候,搜一下,就能找到你做过的卡片。
当然,这一步起到的主要是辅助作用,帮助你提纲挈领,不要过于依赖。重点是,通过前面几个步骤,把这条信息的「大纲」和「印象」,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3) 出处和时间
这两栏就不用讲了。主要目的是留下原始出处和时间、状态,方便你进行查阅,同时也便于你储存「情景记忆」,更好地再现和回忆起阅读时的原始状态。
到这里,一张「知识卡片」的主要内容,就已经基本完整了。
放一个范例,供大家参考:
最后,再提几点小 Tips:
1)这是一个完整版,一开始上手这个方法,可以先从简化版开始。
怎么简化呢?可以用费曼技巧:抱着「把这个知识点,教给一个零基础的人」的心态,用最简单的语言去描述出来。
在这过程中,写清楚要点、结构、逻辑关系即可。
放一个简化版的范例:
文章来自:学了很多知识,没多久就忘光了,怎么办?
这是针对全文做的一张卡片。
2)不要贪多,每天只做一张卡片就够了。
如果能按这个方法,每天做一张卡片,吃透一个知识点,一年就是365个知识点,已经足够在好几个领域打下坚实基础了。
当然,假如你时间很充裕,可以多一点,但务必保证质量,切勿过度追求数量,陷入「集邮式笔记」的怪圈中。
3)最关键的,是要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一次。
不要偷懒,不要复制粘贴,这样是没有意义的,一定要自己重新写一次。
哪怕只是一两百字,哪怕只保留下原文一小部分内容,也远远优于不过脑子的摘录。
毕竟,输出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