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几乎被杨绛先生刷屏了。因为她去世,全民哀悼。但是,我纳闷的是,为什么关于哀悼她的文章几乎都千篇一律呢?几乎都在转发《我们仨》、《一百岁感言》、《杨绛先生,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都在公众号、朋友圈晒那精辟的言论“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样真的好吗?其实,哀悼她,应该有很多可以写的素材,不仅仅只有这几篇吧?她的童年,她的爱情,她的成就,她的家乡……如果深入了解,哪一个素材都可以写出洋洋洒洒的几千字的大文呀。
另外,我想问一下,转发这些文章的人,都看过她的《我们仨》吗?都了解杨绛先生吗?在她去世之前,都听过她的名字吗?还是临时抱佛脚,为了凑热闹,跟大家一起哀悼,才显得不落伍?(如有得罪转发的朋友,请包涵我的有口无心)
坦白地说,我是这几天才知道杨绛先生的,原谅我的才疏学浅、孤陋寡闻。之前看过钱钟书的《围城》,很喜欢里面的句子,“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但是,并不知道他的妻子也是这么才华横溢。所以,在看这些祭文的时候,我选择了沉默,因为不了解,不敢生编乱造,怕写错了,对前辈有不敬。但我也不喜欢转发这雷同的文章,我觉得,与其搬别人的砖头,不如一边歇着去。
虽说,时势造英雄,恰当的时间,出现恰当的文章,才可以造就一个人,要随波逐流,审时度势,“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但我还是喜欢按自己的意思,只写自己了解的,不跟风转发别人的,哪怕我原创的没人看。
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每天都是天南地北的新闻,还有热点追踪,并且还是免费的。但是,消化太快,容易堵住。比如,旅游日,如果哪个景点免费或半价,去的人数就暴增,造成拥堵,看景的享受变成了看人的折磨,得不偿失了。文章也是一样,试想,你看前三条相同的信息的时候,可能会点开,会一字一句读完,如果十篇,一百篇呢?可能只看一下标题,就略过了吧,因为已经审美疲劳了。
不管怎样,还是希望多多看到原创的东西,不要看到铺天盖地的转发。不管是祭文也好,还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也好。就像吃菜,饭店里别人做的菜再好,色香味俱全,如果天天去吃,久了就腻了,但吃自己做的菜,没有那么香艳,没有那么美味,甚至有点粗糙,但是,还是喜欢吃自己做的。因为再差也是自己亲手做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