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经常做白日梦,我穿越回到初中,然后我就像《夏洛特烦恼》里的沈腾那样,用“现在的我”去过“当初的我”的生活:我好好学习,我对朋友主动,我不和父母吵嘴,我怎样怎样……然后我学习成绩全班第一,我和我的好朋友关系紧密,我特懂事于是家庭特和睦,我怎样怎样怎样……
但是,我很快否决了这一臆想。理由如下:
在不考虑平行宇宙的情况下,由于时间的单向性,假如人真的能穿越到过去,也只能是“一切都回到当初的某个节点”,这里的“一切”是指一个人的全部,包括肉体和意识。
换句话说就是,你10年前是个排骨男,现在是个肌肉猛男,你穿越到10年前是无法带着一身肌肉一起穿回去的,只能回归到那时的排骨身。意识也是一样,你当下的知识、经验和悔恨,只能停留于当下,带不回去,你还得是当初那个你,过当初的你的生活,连“我穿越了”这件事,都不曾察觉。
于是,尽管我现在超后悔当初自己不懂事没好好学习,但是我穿越回去后理论上依然会不好好学习,依然会对朋友不够主动,依然会对父母叛逆。
2
最近事情稍微多了一点,写东西的时间就相对变少了,于是一旦有其中一天没写,第二天也不写的几率就会升高,紧接着第三天、第四天,不写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最后越不写就越不想写,一晃,十天过去了。
这和我在过去的几年里数次中断的、半途而废的、以失败告终的所谓“坚持写日记”的情况如出一辙:一旦有别的事打岔,这种看似不疼不痒的活动往往就不能持续。
但我相信,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会天然习得,至少对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是个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掌握好的技能,没有人一开始就写得好。
联系到自己生活的其它方面,似乎也符合这个逻辑。像是早起、跑步、读书、练演讲这类“毕竟是少数人在做”的事,总显得不那么紧急,就算不去做也看不出什么损失。
3
今天遛完狗,躺在床上休息,望着天花板一阵恍惚,我想到了昨晚罗振宇在一场知识产品发布会上,他讲到的一个关于“终局思维”的例子的我自己的版本:
60年后,2077年5月19日,我80多岁,头发花白,牙齿松动,垂垂老矣,我坐在一个十分不错的养老院的轮椅上,周围都是美丽的花草树木和小护士,吃得也不错,住得也不错,儿女也很孝顺,每天都来看我,我没什么可抱怨的。
面对着一片美景,我没啥事可做,又一如本文开头的那样,做起了白日梦。我在心里期冀自己下一秒睁开眼,就能从一个漫长的梦里醒来,发现自己重返青春,回到了20多岁,30多岁,或者40多岁,那时我能蹦能行,不用轮椅,我父母都健在,我还能尽孝,我还对未来的日子有奔头。
我天天想,天天盼望这奇迹发生。然后有一天,一个下午,我坐在轮椅上面对夕阳,突然一阵恍惚,只听“biu~”的一声,我再睁开眼时,已经回到了60年前,2017年5月19日,躺在床上休息。
我立刻从床上爬了起来,回味这种神奇的感觉,我仿佛和60年后的自己产生了某种心灵上的呼应,我的脑海里能隐约浮现未来的自己模糊的身影,我能领会到他渴望回到今天,好好重新度过一生的那种心情。
4
说到这可能会让人觉得虚妄,有点不切实际。事实上我怎么可能是穿越回来的呢,我一直处在当下,顺着时间的河流,不急不慢地前行。
但不管这是不是真的,我都愿意把以后的每一天都当成是穿越回来的,去重新估量,去以“终局思维”修正自己的言与行。
就以第二部分的写作为例,长期写作是一种能够改善一个普通人生命品质最简单易行的生活方式。所以尽管有10天没写东西,我的写作习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啥也不想写的惰性,但我必须半途而废而又行,以此重新慢慢积蓄那种习惯每天写点什么的感觉,而不是废了就废了。
我愿践行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