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个假想的自我,假想自己讨人喜欢,假想自己事业有成,假想自己是万能的超人,假想自己是可以控制宇宙的神......在人们假想的世界里,自己是“高大全”的。
可是当理想照进现实,人们又发现自己那么卑微那么渺小,于是就拼尽全力去努力维持自己的高大形象。努力着又焦虑着,可是在这条轨道上又出不来,这个时候假想就引起了思维的惯性。
我想为努力又焦虑的你,推荐《宁静的祈祷》:
愿我有宁静
接受我不可改变之事;
愿我有勇气改变我可改变之事;
愿我有智慧区别这两类事。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有成长型思维,也有僵固型思维。如果能从僵固的思维惯性中跳出来,打破思维的框,就可以拥有成长型思维。
什么是僵固型思维
还记得龟兔赛跑的故事吗?乌龟打败了兔子,告诉我们很多道理,比如人不能懒惰,比如坚持慢慢走也会最终走向胜利,比如不到最后一刻永远无法知道谁是人生的赢家,比如不要骄傲......
这些都是我们僵固型思维框架对吗?大家有没有尝试过打破这个框架呢?
其实人生有很多条跑道,根本不是一条跑道,所以在一条跑道上胜利里,代表不了什么;人生本来就有无数可能,乌龟看似早到达了终点,当兔子明白了自己不能懒惰的道理,今后一直奋力奔跑,那么它还是赢家;而人生可能本来就没有什么赛跑,永远无法衡量谁是真正的胜利者。
成长型思维练习
1.制定犯错计划
比如,制定每周犯错五次,从这五次教训中总结经验教训,试着用多个角度去考虑,打破固有思维。
2.给三年前的自己写信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拖延症,好像没有什么进步,生活也没什么变化。那不妨给三年前的自己写信,回忆这三年自己的变化,你会发现在某件事情上自己有很大成长,比如以前一个你认为自己永远做不到的事,现在居然做到了。
3.找一个成长型社群
社群是打破思维框架的虫洞。在社群里,你可以找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看问题的角度多了,思维框架就会慢慢被打破,让我们的认知体系更加完善。
所谓成长,其实就是不断打碎自己,再重建自己的过程。
4.画一棵生命之树
把这棵生命之树画成你想要的样子,并且学会像一棵树一样生长。
采铜老师说,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棵树:
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总是在生长,
一方面往地下去伸更深的根,一方面往天空去发更高的枝;
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是连续的,我的年轮一点点变粗,我的新的枝叶在老的枝叶上抽出,乃至我树干上的疤痕也总是留在那里,覆上一点青苔,成为我久远的印记;
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不只在一个向度生长,我的树根和枝叶向四面八方去,从每一种视角看都生气蓬勃;
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会沙沙作响,我会摇曳着跳舞,我会迎风歌唱,但我的根基仍旧在那里,不会因为一时得意而掉初心;
成为一棵树意味着我可以和各种各样的生物成为朋友,和他们交谈、共存、互惠,我不挤占别人的生存空间,甚至反倒为鸟儿和松鼠构筑家园。
选择成为一棵树就是选择一花一叶地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