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元宵,一年一度喜庆的春节又将过去了。人们陆续地回到自己工作的岗位,开始新一年的耕耘,播种新的希望。
年初,同事再相见,难免共话年。言谈中,常听到诸如“如今过年,年味越来越淡”、“回家过年越来越没意思”的论调,且点头附和者甚多。私下细思,极恐,极恐!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借着年的余温,你不妨翻看有关年的记忆——
年的印象里,依旧有父亲不停置办的丰盛年货,母亲忙活的热气腾腾的灶台;依旧有儿侄们暖心的绕膝与簇拥,四方归来的亲朋好友贴心的问候与祝福;依旧有新贴的门神与春联,燃放的烟花与爆竹……可不知何时,岁月的风尘蒙蔽了你曾明亮的眼,融蚀了你曾善感的心。于是,回乡后,你变得迟钝起来,融不进生你养你的故乡,甚至融不进父母的家。每次回家过年,你都如同一位暂居的过客,与那里的一切格格不入。不是年的一部分,那又怎能品出年的真味呢?
其实,年味从未走远,走远的只是你的心。
且看眼下的新春: 东风忙着解冻,蛰虫开始伸展躯体,鱼儿负冰浮游……万物欣欣然,各展其态;即使是在秋冬时节南去的候鸟们,也不远千里正热情赶回 ——生灵们都积极参与,共同在描画又一个万紫千红、烂漫无比的春天。为了各种欲望奔走在外乡的人,又何尝不是一只只候鸟呢?可年岁渐长的你,却越来越少参与到营造年的氛围中来,只是无奈地感慨,过往不再,年味已远。这和时下自己冷眼旁观,却常常喟叹社会人心不古、日渐冷漠、温情不再的情状有何区别呢?
十年前的十一月下旬,我曾到德、意、法等西欧国家的几所学校进行教育交流。期间,我发现门店里、庭院中、街道上,到处都是青壮年男女为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做准备而忙碌的身影,老人和小孩也不时地参与进来,所有人脸上尽是欢喜的神情。想必,他们心中的年味也定是浓郁的,眼中的社会也定是温情的。
再回乡过年,人归,心亦归;同时,放下手机,放下虚名与俗利,亲自参与年味的营造行动中来,你会欣喜地发现——
父母慈爱祥和的笑容,一如你儿时的祖父母;你幸福满足的笑貌,一如你儿时的父母;儿侄们快乐天真的笑脸,一如儿时的你——
年味如春,岁岁如期而至,从未走远。
农历二零一七年正月十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