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作者
乔纳森·福斯特,澳大利亚神经心理学研究教授。在记忆领域作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展工作二十余年,在记忆和神经心理学领域著有或编有《神经成像与记忆》《记忆:解剖区域、生理网络与认知互动》《心理学》(合著)等作品,发表过数篇研究论文。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牛津通识读本系列里的心理学读物,在这本书里作者梳理了近百年来,心理学领域关于记忆的研究结论。本书告诉我们记忆是如何发生作用的,为什么没有记忆我们就无法生活,甚至教给我们改善记忆力的方法。
核心观点
记忆是一个动态选择的过程,它既是自上而下的系统,受到人的偏见、印象、信仰、态度的左右,又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系统,受到人的感官影响。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一本牛津通识读本系列里的心理学读物,书名叫《记忆》。它的作者是澳大利亚神经心理学家乔纳森·福斯特,长年致力于记忆领域的研究。在这本书里,作者梳理了近百年来,心理学领域关于记忆的研究结论,并且融合了心理学和神经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正式开始解读这本书之前,我们先回答一个问题,记忆是什么?按照通常的理解,记忆无非是两个字,记和忆,假如把大脑比作一个存储器,记就相当于存储信息,忆就相当于提取信息。但是,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记忆的过程不只这么简单。记忆除了存储和提取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叫做编码。
也就是说,人在接触一个信息之后,要先把它做编码处理,然后再存到脑子里。而编码的方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教育、信仰、偏见等等,因人而异。换句话说,我们都以为记忆是客观的,就像拍照录音一样,但其实,它也有主观成分,这个主观成分的产生,就来自于编码这个步骤。当然,这个编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稍后在正文里再展开讲。
总之,按照书里的观点,记忆可以分成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阶段,根据这个基础,作者在书里一共论述了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关于记忆的编码和存储,为什么有些记忆特别深刻,有的却模模糊糊?比如你记得十年前的生日,收到过什么礼物,却想不起前天早上吃过什么东西;第二部分,是关于记忆的提取,也就是回忆,我们的回忆都是真实可信的么?为什么同一件事,两个人的回忆会大相径庭呢?第三部分,是教你如何提取自己想要的记忆。古希腊有句谚语,大概意思是,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鸟笼,记忆就是笼子里的鸟,虽然它们都被关在笼子里,但是想抓到特定的某一只,却有点费劲。这部分内容,就是教你怎么在记忆的鸟笼里,抓住你想要的那只鸟;第四部分,讲的是记忆偏差,说白了,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记忆会出错,有些事明明记得一清二楚,可反过头来一核对,却不是那么回事。
其实这四个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如何记住,如何想起,为什么想不起,为什么记错了,这些关于记忆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这期音频,就让我们借助《记忆》这本书,用神经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去看个究竟。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看记忆的编码和存储是怎么回事,也就是人们是如何记的。这本书的第一个观点是,记忆是一个动态选择的过程,它既是自上而下的系统,受到人的偏见、印象、信仰、态度的左右,又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系统,受到人的感官影响。
如果我们把记忆比作一个东西,更合适比喻是一条河流,而不是一个刻录机,因为记忆绝不是过去经历在头脑中的重新浮现。我们现在就可以做一个小测试,比如你一定见过一元硬币,但如果让你闭上眼,你能回忆出,一元硬币上的图案吗?是头像还是花?上面的文字都有什么?文字具体在哪个位置?怎么样?是不是还挺困难?估计大部分人并不能准确回忆出,一元硬币上到底有什么。
所以你看,就连硬币这么常见的事物,大多数人也不能准确地记住。这说明,记忆并不是准确刻录我们生活的刻录机。我们每天接触的事物有千百件,如果都记住显然太浪费精力了。人们倾向于记住的,是对自己最重要最有用的信息,比如,硬币的大小和颜色,因为只有这些特征跟它的面额明显相关,知道这些我们就可以完成交易。所以记忆是一个动态选择的过程,就像一条河流,有时泥沙俱下,有时清澈见底,河流水质的好坏受它流过的地段影响。
这种影响,有时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说,记忆会受到人的偏见、印象、信仰、态度的左右,这些主观的喜好决定了哪些事轻易就被记住了,哪些事不容易记住。比如,你在听完一堂课时,被老师讲的一个话题深深吸引,即使你日后没能想起老师讲课的具体内容,但对于这堂课的情境却记忆犹新,这就是你本身对于特定话题的偏好,影响了你的记忆深度。这个话题让你产生了兴奋的感觉和想法,所以你更容易记住它。再比如,一个球迷比别人更容易记住球赛的比分,一个象棋大师能比别人更容易记住棋子的位置,就是因为他们在相关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所以记起来得心应手。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影响。
除此之外,记忆还会受到人们自下而上的感官影响。比如,大多数人都不太可能记得,你把车停在了陌生停车场的哪个位置,但如果停车场里发生了事故,撞坏了自己的车,你来自本能的应激反应,会让你把停车场的这个场景记得尤其清楚。这也被称为闪光灯记忆,它指的是人们对一些亲身经历的特殊事件的记忆经久不衰。
许多人记得,在听到9·11事件报道的时候,自己在什么地方,和谁在一起。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当时的情绪都太激动了。这种感官上的敏感是人类在漫长进化中形成的,人们对与威胁和奖励有关的感官刺激特别敏感,也会激活生理和心理模式做出反应,让你对这些刺激印象深刻,作用就是趋利避害。
所以我们看第一个观点,记忆是一个动态选择的过程,人们对接触到的信息会做出选择,整合后留下一部分,扔掉一部分。记忆既是自上而下的系统,受到人的偏见、印象、信仰、态度的左右,又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系统,受到人的感官影响。
第二部分
了解了关于记忆的编码和存储方式,我们再看看记忆的提取方式,也就是回忆是怎么回事。人们在回忆时,并不是再现了已有的记忆,而是运用想象力对记忆进行了重构。
就像记忆产生的本身不是简单刻录生活一样,回忆也不是重新激活人们大脑中过去的痕,不是机械重复,而是一个二次创作。比如,当两个人看完同一部电影之后,他们对电影的描述有相似的地方,但也会有很多不同之处。这取决于他们的兴趣点不同,在观看电影时的情绪反应不同,对电影中故事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每个人回忆出来的故事版本都不一样。
在20世纪上半叶,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巴特利特做了一系列有名的记忆实验,就证实了这一点,他给志愿者念了一段虚构出来的离奇故事,结果发现每个人回忆这个故事的方式都独具一格。但其中有个共同点,就是人们倾向于把故事修改得更符合常理,更好理解。对故事中的鲜明情节记得比较准确,而对其他情节,就会通过自己的加工把故事重建。
根据这些实验,巴特利认为,人们在回忆时会对自己看到的事情赋予一些意义,这会影响他们对这件事的记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两个人看同一个电影,回忆却不同,就是因为人们对电影中打动自己的、符合自己预期的情节印象深刻,所以记得清楚,而对于其他情节的记忆就不太准确,可能会在回忆的时候被重建起来。在重建的过程中,加入的是人们已有的认知。
因此,巴特利提出了一个人们认知中的基模的概念,基础的基,模型的模。这个基模,指的是人们在处理经验后得到的一些意义组块。有了这些基模,我们在理解熟悉的事情时会更快,它还会引导我们的预期,让我们大概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为处理新信息提供了一个解释框架。
比如,你可能有这样的基模,去餐馆吃饭的一个典型步骤,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一个典型场景等等。在记忆信息时,如果之前的基模没有派上用场,人们就会觉得新信息难以理解,更谈不上方便记忆。所以,在记忆一段文字时,事先给出一个标题,带着标题提示的基模去理解后面的文字会更容易。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听这样一段文字:这个步骤其实很简单,首先把要处理的分类,一般情况下,一堆就够了。如果没有处理的设备,你也可以到专门处理它们的地方。找到设备就开始下一步,一次放的不要太多,少放一点比多放一点效果更好。好了,你能听出来,这段文字在说什么吗?其实它说的是洗衣服的步骤。即便你现在知道了这个标题,是不是回忆依然很困难?但如果你在听这段文字之前先听到“洗衣服”这个标题,理解后面的文字是不是就容易得多,也好记得多?所以事先给标题,不但解释了文字的内容,还提示了熟悉的基模,在回忆时准确率就会大大提升。
知道了这些,我们更加能够理解回忆的特点。人们的回忆就像是一个古生物学家,用一些不完整的残骸努力拼凑成一只完整的恐龙,过去的事件就像一堆不完整的残骸,其中夹杂着一些不相关的骨头,这些骨头就是你自己的认知,当人们回忆时,是在尝试将这些残骸拼凑成原来的样子,其中既有真正的恐龙骨头,又有不相关的骨头。
人们的回忆中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是用想象力来补齐的。这个重建过程在每个人的回忆中十分常见,以至于我们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所以我们对回忆不能过于自信,它远远没有你想象中的准确。
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二个观点,人们在回忆时,并不是再现了已有的记忆,而是运用想象力对记忆进行了重构。人们在回忆时会对自己看到的事情赋予一些意义,这会影响他们对这件事的记忆。对于记忆中的模糊地带,人们在回忆时会把记忆重构一遍。
第三部分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人们如何提取自己想要的记忆,这个事儿会受哪些具体因素的影响。这本书的第三个观点是,顺利地回忆依赖于熟悉的环境和精神状态,还有跟记忆时吻合的提示信息。
我们先看环境因素。心理学家巴德利找来一些潜水员做了一个记忆实验。他让潜水员一边潜的时候一边记忆信息,又让他们在岸上的时候记忆一些信息,然后考察他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回忆效果。巴德利发现,如果潜水员们记住信息和回忆信息都是在水下,或者都是在陆地时,他们回忆信息的准确率最高。相反,如果他们记忆信息和回忆信息不是在一个环境中,那么潜水员们的记忆表现就会显著下降。简单来说,记忆的规律是,人们学习信息和回忆信息都是在同一环境,记忆效果最好。
有趣的是,除了环境因素,回忆的表现也会依赖人的精神状态,如果你在尝试记忆一段课文的时候心情平静,但在回忆这段课文的时候情绪紧张或者太兴奋,那么你的回忆表现可能就不会太好。如果你在记忆信息的时候很兴奋,在回忆信息的时候也很兴奋,记忆和回忆时的精神状态接近,那么你的回忆表现就会更好。如果你正在复习备考,这一点可能就要引起注意了,要尽量保证自己在考试时的状态跟复习时候一样。如果你平时复习时是平静的,在考试时就要放松心态。
为什么记忆会依赖人的状态?心理学家有一个解释,说人在精神活跃状态时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记忆存储方式和提取方式,这些方式跟我们在正常状态下采取的方式不同。比如饮酒会让人们对外界刺激产生不同寻常的联想,生成一些特殊的记忆线索,这个记忆线索对回忆的影响是很大的,但在正常状态下,人很难再产生同样的记忆线索来帮助自己回想。
刚才我们讲的两种情况是有意识地记忆,简单说来,顺利地回忆依赖于熟悉的环境和状态,那么在无意识的记忆中,这种熟悉因素是不是也会对回忆起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们之前接触过某个信息,可能并没有明确记住它,只是有个模糊印象,这是无意识的,当我们再次接触这个信息的时候,我们会因为熟悉有亲近感,而愿意相信这个信息。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考察人们是否相信“世界上最高的雕像在中国西藏”这个说法,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对的。但之前曾经在实验时无意中看到过这个陈述的人,大多会相信这个说法,即便他们根本回忆不起来自己曾经见过这句话。这种心理现象就是启动效应。简单来说,人们之前接触过一个刺激,之后会更容易接受同一个刺激。实验中,人们相信这句话是因为之前他看到过这句话。另一组没有看过这句话的人,会选择不相信这个说法。这种被称为启动效应的记忆特征,很可能被一些商家用于宣传,广告就是这么起作用的。
还有一个因素,会影响人们能否顺利地回忆,那就是在回忆时给出的提示信息。心理学家巴克利找了两组普通人,也做了一个实验,关于提示回忆的。这两组人听到的文字差不多,但其中一组听到的文字中有这么一句话:那个人把钢琴调好了。这句话只有这组人能听到。而另一组听到的文字中有另外一句话:那个人把钢琴抬走了。后来,在让这些志愿者回忆这段文字时,巴克利给出了一些提示钢琴的信息,比如提示词是“悦耳的声音”。那组听过“把钢琴调好了”的一组,都能顺利回忆出钢琴这个词,而只听过“把钢琴抬走了”的一组则不容易回忆出钢琴这个词。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其中的原因?也就是说,在人们记忆信息时,“把钢琴调好了”一组强调了钢琴的声音,所以这组在回忆时,听到提示信息“悦耳的声音”,自然回忆出了跟声音有关的钢琴这个词。而另外一组在记忆时,没有听到与钢琴声音有关的信息,而是听到了“抬走了”这个与钢琴重量有关的信息,如果在这一组回忆时,我们提示他“重的东西”,那么大概率他们也会回忆起钢琴这个词。这个实验也说明,想要成功回忆出信息,给出跟记忆时吻合的信息提示,能起很大作用。
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三个观点,顺利地回忆依赖于熟悉的环境和精神状态,还有跟记忆时吻合的提示信息。
第四部分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最后一部分,为什么我们的记忆会出错。这本书的第四个观点是,紧张情绪、诱导性提问和误导都可能造成记忆偏差,让人产生虚假的记忆。
你可能会说,就算我不能想起一枚硬币上的图案,但对于不寻常的事,比如犯罪事件,我肯定能记住。这比记住一枚硬币上细节要容易多了。那么我们就看看事实是什么样呢?就拿犯罪现场来说,有很多因素会扭曲目击证人的记忆,比如极度的压力让人的注意力变窄,只能留意到危险的凶器,比如在暴力事件中,人极力想自我保护的时候不会记住罪犯的外表,而只能勉强记住罪犯的衣着。不信?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一天,警察逮捕了一名叫唐纳德·汤普森的律师,在警察局里,一个女人从一群人中把他指认了出来,声称他强暴了自己。这简直太离谱了,因为案发的时候,他正在参加一个电视辩论,全国人民都有机会看到他,他有很好的不在场证据。那这个女人凭什么指控他呢?巧的是,这名女士遭遇强暴时,房间的电视里正在播放这场辩论,而辩论的内容正好与目击者证词有关。所以,这位女士可能在慌乱中,记住了电视中律师的面孔,而错把他安在了强奸犯的头上,记忆就这样被扭曲了。
另一个会造成记忆扭曲的因素是,诱导。比起“你有没有看见有个男人强暴了那个女人?”,后面这句话“你有没有看见这个男人强暴了那个女人?”,显然就属于诱导性的问题,他是在暗示眼前这个男人有可能犯罪,会让证人更有可能指认他的罪行。诱导有可能硬生生往你的记忆里塞进一些信息。假设你目睹了一场交通事故,警察找到你问,车是停在树的前面还是后面。即使现场并没有树,你也很有可能把树就这么“添加”到你的记忆画面中,然后给出一个不靠谱的答案。记忆就这么扭曲了。我们很难再区分真实的记忆和被添加的记忆。
还有一种记忆偏差,就是新添加的记忆会扭曲旧有的记忆,简单说,就是记忆被误导后,人脑中会产生本来没有的记忆。这也是目前记忆研究领域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对判断目击者证词的可靠性有很大帮助。心理学家洛夫特斯就证明了,记忆会因为误导产生扭曲。她向志愿者展示了一组交通事故的幻灯片,之后让他们根据记忆回答问题。
对其中一个组提问时,洛夫斯特把幻灯片中出现过的避让标识说成了停止标识。结果人们在回答问题时,更多地选择自己看到了停止路标,也就是洛夫斯特提及的路标,而不是幻灯片中确实出现的路标。洛夫斯特还发现,人们在回答被误导的问题时,都非常自信。这个实验强有力地证明了,记忆会被误导而扭曲。它也在提示我们思考,究竟如何提问,才能让目击者的回忆尽可能准确。
后来,洛夫特斯又让志愿者观看一个交通事故影片。这次,他问志愿者,你们记不记得这个影片中那辆白色跑车经过谷仓的时候,时速有多少?其实,影片中压根没有什么谷仓,但人们被这么一问,都煞有介事地说那辆车在经过谷仓时,大概120迈吧,可能有150迈等等。即便是事后一周,再问他们,他们还是说自己看到了谷仓。洛夫斯特从这些实验中得出了结论,误导信息确实可以改变人的记忆。不过,记忆被误导的原因仍然存在争议。
有心理学家质疑这个结论,认为也存在一种可能,就是记忆并没有扭曲,提问确实提示了人们本来没有记住的真实信息,提问其实是对记忆的补充。还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这些志愿者只不过是说出了研究者期望他们说出的答案,就好像小孩儿会按照大人期待的方式回答问题一样,而不好意思说他们不知道。关于这个问题心理学界还没有定论。
跟记忆被误导而扭曲的情况正相反的是,还有一些研究发现,记忆的更新出了问题,也就是说,有些后来发生的本应该被整合进记忆中的,却没能够被整合进来。人们以为对自己之前的错误信息进行了修正,但他们沿用的其实还是之前的信息。
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在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之后大约一年,美国国内做了一个调查,有30%的受访者坚持认为,在伊拉克发现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甚至有20%的美国人还认为,伊拉克在战场上使用了生化武器。其实这一点并没有得到证实。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记忆偏差,这仍然是未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挑战。
这就是我们说的第四个观点,记忆可能出现偏差,记忆偏差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目击者证词是否真实,紧张情绪、诱导性提问和误导都可能造成记忆的扭曲,让人分不清是真实的记忆还是被后期添加了记忆。有时记忆的更新也可能出现问题,人们依然保留之前的错误信息,但造成这种记忆偏差的原因还不明确。记忆的这个特点也提醒了法律工作者,对于目击者证词要保持警惕,因为目击者可能在记忆偏差的情况下,提供了虚假证词。
总结
好,关于这本书我们就解读完了,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期讲的四个观点:
第一,记忆是一个动态选择的过程,人们对接触到的信息会做出选择,整合后留下一部分,扔掉一部分。记忆既是自上而下的系统,受到人的偏见、印象、信仰、态度的左右,又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系统,受到的感官影响。
第二,人们在回忆时,并不是再现了已有的记忆,而是运用想象力对记忆进行了重构。人们在回忆时会对自己看到的事情赋予一些意义,这会影响他们对这件事的记忆。对于记忆中的模糊地带,人们在回忆时会把记忆重构一遍。
第三,顺利地回忆依赖于熟悉的环境和精神状态,还有跟记忆时吻合的提示信息。
第四,记忆可能出现偏差,记忆偏差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目击者证词是否真实,紧张情绪、诱导性提问和误导都可能造成记忆的扭曲,让人分不清是真实的记忆还是被后期添加了记忆。有时记忆的更新也可能出现问题,人们依然保留之前的错误信息,但造成这种记忆偏差的原因还不明确。
总之,记忆是一个主动筛选的过程,它不是忠实记录生活的一个被动容器。心理学家已经帮助我们发现了很多影响记忆的变量,但仍有很多谜题有待探索,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可以更聪明地使用自己的记忆,我们要做的就是使用有效的记忆策略,从而更好地记忆信息。在我们每天听本书里还有一本《记忆力心理学》,里面讲述了很多提高记忆力的方法,说不定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