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探讨一些问题,遂和正在北大读博士的朋友联系,也聊了下近况,照旧是学习、生活、感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他每日忙于读书学习,写论文,而我每日忙于工作玩乐,码乱文。他又很养生,习惯早睡,而我又多晚睡。于是联系不多。
但积极上进的心态中,总有一些乐观的因素,让我们虽不是闺蜜,但也是极好的朋友,尽管联系不多。
结束的时候,他说,卸载了微信,也看不了朋友圈,所以并不是不关注我。
我这才发现,连健身、生病、吃饭、看书等都要时刻在朋友圈分享出来的他,的确在朋友圈“消失”有一段时间了。
我未问,他便解释到,朋友圈的人太多太乱了,每天花在刷朋友圈的时间,实在太多,不如回归聊天工具的本质,卸载微信,关闭朋友圈,留时间给自己,倒清净了许多。
听他的状态,读书、健身、赶论文,的确是平静而充实。
只是,我有点疑问,这所谓的充实,只是因为卸载了微信,关闭了朋友圈吗?
今日,一个正在备考北大研究生的朋友突然在朋友圈里广而告之地宣布,即日起,正式卸载微信,而配图是,“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的哈佛校训海报,配文是“微信偷走了我的时间,让我变成一个重度微信依赖症患者,为了治好这个病,腾出更多精力去做该做的事,从今天起,正式卸载微信。”
可是,在今日之前的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她还每日早起签到健身,每日晚上打卡复习英语,立志要和小伙伴们共同努力,拿下史上最难的北大法学院研究生考试。
正在我写此文的时候,她再次发朋友圈公告说,微信停用,明年一月再启用。算一算,刚好是考研初试结束的时间。
而在这之前,我留意到,她其实也有发过状态,声称以后没事不再发微信,有事请短信或者电话。
于是,卸载三部曲:没事不再发微信——卸载微信——卸载9个月微信。
可见,对于微信,其着实很纠结,舍不得,放不下,于是才最终有了折中的方案,备考期间,卸载微信。
我不好说卸载微信到底对其考研有何种用途,因为,我备考的时候,微信还并不流行。
只是,卸载了微信,就能有足够的时间备考吗,就能如愿步入燕园吗?
我怀疑。
燕园内安坐的人卸载了微信,燕园外徘徊的人卸载了微信。
燕园,这个几乎代表着所有中国学生梦想的地方,终究是让人必须有所牺牲,有所代价,才能有所靠近,亲密接触。
可是,将这所谓的代价,所谓的付出,归结到微信,终究是让梦想附上了一层现实的尘。
而这尘,却的确是,无处不在,四处弥漫。
地铁里、餐厅前、工作间、会议室,无论是何种场合,何种时间,每个人貌似都在刷手机,刷微信,看朋友圈。
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没有了。
大块的集中学习、专注做事没有了。
三分钟不刷微信,你觉得自己错过了全世界。
要读的书还没有读。要做的事还没有做。要说的话还没有好好说。
蓦然抬头,你怪微信占用了你太多的时间。
可是微信一脸无辜地表示很被动,很无奈。
于是你纠结焦虑,你觉得无限空虚,你决定改变,发誓再不能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微信上。
弃之冷宫,死生不复相见吗?
做不到。
你还是忍不住,翻动手指,探望。
于是,分不开,戒不掉,只能人为强制隔离。
再三思索,终于决定卸载微信。
可是,你前进的绊脚石,你梦想的收割机,真的就是微信吗?
没了微信,你的书就能读完吗?没了微信,你的学习就会变好吗?没了微信,你的工作就能做好吗?没了微信,你的梦想就能实现吗?
我!不!信!
如果,你不从源头改变。
而这个源头,其实就是自控力,控制时间的能力,抵抗诱惑的能力,自我专注的能力。
如果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时间,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时间将永远是一个你追赶不上的敌人。
如果不能抵抗诱惑,即使没有微信,也必将会有微小信,微微信。论持久战,尤其需要“坐怀不乱”的能力。
如果不能专注当前的任务,所花费的时间将会成倍的增加,效率和成果,必将大打折扣。
所以,其实你需要的不是卸载微信,而是安装自控力。
比如,你可以尝试在某一个时间段,将手机设为静音,不主动去电,不主动接电,统一时间回复各种来电,把当下全部留给当下,只专注于当下。
高质量地学习,高强度地工作,高效力地执行。
又如,你可以试着训练自己全神贯注于你手头的任务,而不是周边的同事、领导,或者隔壁房间飘来的辣条或者泡面。
你会发现在这种强行自控力的模式下,你实现了高回报的良性循环。
所以,别在信誓旦旦地宣布,我要考研了,卸载微信了,我要写论文了,关闭朋友圈了,我要干大事了,坚决不再微信了。
微信在那,爱卸不卸。
朋友圈在那,爱关不关。
自控不佳,一切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