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己谋易 为众谋难”感悟:
昨天,单位召开全体人员会,领导因为市局对我局月考某项工作考核分数很低,做了严厉批评,而我却有一种痛快、复仇、平衡、幸灾乐祸的感觉。我很奇怪,我一向很有责任心,也特别有同情心,以往领导批评别人时,我都替对方难为情,今回怎么有了这么一种感觉?反思一下明白了,我也因为我负责的工作因为考核分数很低被领导批评过,现在终于又有一个考得差的了,我有种扯平了的感觉。不是我不努力,也不是我做的不好,大家都有做不好的可能,我的心里平衡了。
由此感悟到,在单位管理,做的好的时候,没有被看到,即使看到也是轻描淡写。但是做的不好的时候,就被当众严厉批评,确实有杀鸡儆猴的作用,但也易把人的心理扭曲了。产生了只有别人也不好才能平衡这个局面的想法,领导“为众谋”真是难啊!
我对象弟兄四个,我婆婆一直跟着我们,我有一种心理不平衡的感觉。我又不忍心让她走,于是只好改变认知,我越孝顺福报越多,我就逐渐心平气和了。对的我父母亦是如此,父母生病,找我放心,哥哥弟弟也习惯了。我也只好改变认知,我对父母付出越多,心理越踏实。其实这些认知,都是围绕着我更好,也就是为己谋,心理才能平衡。可见“为己谋易”,自己轻而易举就搞定了。
如何才能提升更高的格局,为众谋呢?这当然得需要首先满足自己,才能去满足大家的需要。我内心还不够满,我还需要更多的爱自己,只有我得到了足够多的爱,我才能有多余的爱去爱别人。我在讲课的时候我对别人付出爱,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爱、被欣赏、被认可,这是满足自己的一个有效途径。另外还有很多办法,都可以逐渐满足自己。
自己满了,那就要为大家做点事了。就比如在单位,要想让大家有更高的积极性,那就要去爱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的理解与信任,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把工作做得更好。
附:
为己谋易 为众谋难
文 | 李克富
已经记不清上次和儿子心平气和地聊天是在什么时候了,或许从来就没有过。但昨天不一样,至少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父子俩的确是在聊天,而且做到了彼此都心平气和。
我知道,这对很多做父亲的可遇而不可求;如果说那是一段奢侈的时光,估计很多人也是认同的。
尽管是聊天,但话题并不散漫。围绕的核心是:被师父大骂时的感受。
前天下午,临离开云上精舍,师父把灵川、天山两位师兄和我们父子叫到面前,问了一个关于“回到日常生活中会怎么做”之类的问题,儿子只是按照“常理”给予了回答,师父就没有丝毫的客气,劈头盖脸一通大骂:语气之严厉,远超过我平时骂我和各位师兄,甚至超出了我的想象!
一开始我实在有些担心,怕把这有些桀骜不驯的小子给骂跑了;低着头的我偷偷地侧脸看了儿子一眼,发现他的面部表情出奇地平静,两只闪亮的眼睛有些无辜地看着师父;后来师父说得越来越多,诸如“不知感恩”之类的话语,句句都是直刺要害,我在旁边听着,也深感惭愧。
当时在想,一个人如果自己教育不好儿子,结果成为不懂事的“熊孩子”而在社会上被别人给教育了,做父亲的肯定会跟人家拼命;可师父如此严厉地教育我的儿子,我怎么会如此畅快,偶尔似乎还有复仇的快感呢?
问:“师父跟讲的话,其实我和妈妈平时也都跟讲过,您怎么就听不进去?”
儿子没立即回答或反驳——这一点在我看来十分不像他的从前,甚至不像一个22岁的孩子。
想了想,他才说:“话和话不一样,环境和环境也不同。”
我不说话,等着下文。
儿子说:“很多人都关心我21天怎么会减了28斤?觉得我一定在云上精舍吃了很多苦。其实没有人会想到这种苦跟我在国外的生活比较是小巫见大巫。”
儿子的情绪有些激动,声音也哽咽了:“确切地说,在云上精舍的这21天,处处受到尊重,比如被所有年龄比我长、辈分比我高的人都一口一个‘老师’、一口一个‘您’地称呼着,饮食起居和情绪的变化都被人用心地照顾着,根本谈不上‘苦’,至多也就是‘累’。再说了,再苦再累总有盼头,只要坚持21天就结束了。而在国外就不同了,不在国外生活的人难以体会到什么叫白眼和歧视,那才叫苦或者又苦又累,而且要连续几年时间!”
我无言以对,觉得有些跑题,又问:“想告诉我什么?”
儿子说:“我在回答刚才的问题。刚才我说的是‘环境和环境不一样’,我还要说‘话和话不一样’,其实是想说‘说话者和说话者不一样’,也就是人和人不一样,因为说话者的出发点不一样。”
这话挺绕。
儿子说:“说白了,这种不一样还是‘爱’与‘爱欲’的差别。教育孩子,父母所说的那些道理都是出于自身的考虑,是爱欲而不是爱,说白了就是自私,最常见的就是诸如学习要为父母争光、光宗耀祖之类,都是父母爱面子;而师父和我的修养老师们就不同——人家凭什么骂我?凭什么那么严厉地指责我,或者在我做不好的时候动手打我?凭的就是爱!如果这一点我还都想不明白,还怎么做人?”
这次我是彻底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儿子说在云上精舍最难忘的就是大声读书,师父的书中有句话让他记忆深刻,大体意思是“为己谋易,为众谋难”,如果一个人或者做父母的,自己的功夫或修为和自己的智慧不对等时,就容易自傲、自以为是,从而把教育孩子变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今晨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师父到底在哪本书里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