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学到现在,这应该是自愿参加的最完整的一次比赛。继续躲在舒适圈内,永远都只是那个说话颤抖,不敢大声讲话,肢体不协调,从不注重外在形象的小丫头。
通过这次比赛,才发现自己竟然有这么多方面需要提升。
【尴尬场面】
初赛,当意识到忘记了开头第三句时,脑子一片混乱。先是想重头再来,可这是比赛啊,凭什么你想重头再来就重头再来啊。
继续往下讲吧,又很不甘心,觉得自己肯定可以想起来,因为那句话“自我感觉”真的太好了。这时灵光一现,小本子里有关键词,于是开始傻乎乎的翻小本子。最尴尬的一幕发生了,没有翻到,只好合上小本子,硬着头皮撑着讲了下去。
比赛结束,但这次并没有向以往那样,狼狈的落荒而逃,反倒厚着脸皮去要反馈,学妹的话深深地钻进了我的心里——表情太凝重了,语调很平,让人感到很乏味。
【插曲】
期间,在厕所里听到一个小插曲,一个工作人员说,参加这个比赛的一般都是大一大二的。听到这,身为一个大三的老学姐自惭形秽,可总自欺欺人的窝在舒适圈里,声音、肢体语言、形象也不可能自己进化呀!承认自己就是晚熟型的,允许自己慢半拍,但绝不允许麻木不动地。
【初赛反思】
参加完比赛去上课,一整节课都在反思演讲不流畅的原因。这时突然想起翻译老师说的,看不懂的直接跳过,就把已掌握的信息运用好,任务就已基本完成了。记不起来,首先是因为准备的句子太拗口,与自己讲话形式不一致。
其次,浪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去想如何挽回不可弥补的损失,而不是专注当下,如何及时止损。
最后,与观众进行目光接触时,注意力从所要传达的信息,转到了别人的看法上面,一下子乱了阵脚。
【备战复赛】
万万没想到能够进入复赛,十分珍惜这次锻炼的机会,于是在演讲前就定下了自己的目标:不求名次,只要完完整整地讲好一个故事。
当你全力以赴的去准备一件事时,真的结果就不那么重要了,通过准备过程收获了:
一、内容和形式地位相当。内容是一方面,形式也同等重要,谁不喜欢内外兼修的呐。
二、及时要反馈。早上练习讲稿,偶遇了两位陌生的小姐姐,她们录课,我录演讲,正好结盟,相互提意见。就是这次,发现了22年来一直读错的一个字“破”,在时间控制方面也得到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此外,在这次准备演讲过程中,舍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先是给PPT提意见,再有是个别字发音、发型、站姿、肢体语言纠正等,超赞的一位小姐姐。
三、找到想听你演讲的人。当面对真人演讲时,必不可少的会有互动环节,恰巧今早遇到的两位小姐姐一个对演讲话题感冒,一个不感冒。通过观察二人,确实发现,寻找积极听众也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什么演讲,总是针对部分人需要的,所以永远不要奢求在场的每个人都在听,哪怕一次只能影响一个人也是好的。
【突破】这次演讲达到自己的初设目标,完整的讲好一个故事。没有致命性弱点,也没有特别突出的亮点,同时选材上可能与这次主题有点偏离,本次主旨更偏向家国情怀。不过这次大胆的扫视了观众,发现有一位评委在拍PPT,内心小窃喜。离场时,有位陌生的小学妹突然走过来和我说,讲得很好。
嘿嘿,没有拿到名次,但还是很开心,每次演讲影响一个人,掐指一算,那关于这个主题的演讲至少影响四个人啦!重新开始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