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足不出户,仅用几英寸的手机便可知未来几天或一周的天气状况,为生活提前未雨绸缪。那在几千年前的过去,一切仅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时光里,人们是如何有备无患的呢?这就不得不说到二十四节气,这种中国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功而进行一种指导农事的历法。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命名都蕴藏了中国人洞察天地的语言智慧,是中国人与天地的自然的沟通。
寒来暑往的四季节气:
“立”者,始也。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一年四季的时节在开始时就“立”好了,接下来就期盼着最好的春夏秋冬到来。
于是祖先还从天文的角度划分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意指平分昼夜,“至”则是极的意思,这是四季中最典型的气候,春分百花生、夏至白昼长、秋分黄叶天、冬至雪临门,两个简单的汉字,写出了四季最诗意的分界点。
还有着反映降水量的节气:
春天开始下雨,是因为从冬天复苏而来的生命需要雨水的滋养。雨水时节,冬雪融化,我们开始告别冷冬,雪化为雨,淅淅沥沥地开始了在春天的序幕。谷雨则是一年中降雨最充沛的时候,它促进着谷物茁壮成长。
到了夏季,我们不再看到与降水相关的描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热和麦稻蓬勃生长的物候。
秋天来临,早晚温差变大,空气中的水分凝结,露凝而白为白露;寒露在秋分后,此时露水已寒,直至天气渐冷,河边的萤草开始出现白色的霜,称为霜降。
而冬天带来的雪是吉祥的预兆,小雪是开始下雪的时节,大雪则指雪量增多,银装素裹,俗语道“大雪小雪又一年”,冰天雪地的季节里蕴藏了一年的希望。
还有冷暖气温变化的节气:
24节气中,形容温度的节气只在夏季以后出现。“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是一年中炎热的开始,大暑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处暑是唯一一个在秋天仍与“暑气”相关的节气,“处”是终结的意思,这分明指的是秋老虎,它预兆着这一年的热即将被季风吹走。
小寒是一年中气候冷的开始,大寒则是这一年最冷的时候,这也就是中国人最期盼的时候,年末将至,全家团圆的日子即将来临,这时候,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是春节,就是家,这是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家的天性。
还有遵循物道的节气: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面的动物。清明意指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民间曾有谚语: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是指麦类夏熟作物开始饱满。再等到芒种时,便可收割麦类有芒的作物。
二十四节气是时间的流转,它告知我们气温的变化,预兆着夏雨冬雪,分享着物候的乐事。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古人虽没有享受过如今的发达科技,但他们的生活却也并非乏味,他们有着与物道与时间融合的惬意生活。我们应该庆幸,相比外国人,我们过着比四季更精致的24节气,比任何人都明白时间的意义,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存在与时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时代为之发展的 今天,这样的古人智慧最终成功申遗,填补了中国在“自然界与宇宙的知识与实践”这一人类非遗的空白,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但我想说,这不仅仅只是遗产,它更是只有中国人才有的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