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和朋友吃饭,不知怎么,话题就聊到读书,纠结在一点:网络小说和经典名著区别在哪儿。
一方的观点是:网络小说数量很大,有次品也有精品,而且在未来也许能沉淀成精品;网络小说里也能读到人情世故,感悟到哲理情怀,所以读网络小说没有问题。
另一方观点是: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值得把有限的阅读时间花在优秀的书上,名著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永恒问题更加关注,也更透彻,应该读一些名著,哪怕不是年轻人。
经过啤酒加上嘴皮子的战斗,最后当然不了了之,正好今天读到简书上的一篇文章《你不是书读得少,你是经典读得少》,整理一些对这个问题的想法:
1. 有关时间的利用价值
饭局中的讨论,提到读书是不是比其他活动更有意义,也就是同样的时间,是不是读书就更有价值,而打麻将、喝啤酒就没有价值。
我觉得,用生命方向盘(life wheel)的理论来看,人对时间消耗是分布于人生命的多个维度上的:不管是家庭、工作、朋友、爱好、阅读、娱乐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总量未必等值,但最终的效用会达到自己满意的平衡。即使这个平衡可能并不圆满,比如一个人沉溺于DOTA,满足感建立在娱乐上,忽略了家庭和工作,却不能说玩游戏的时间没有价值。
所以,时间的利用价值是自我界定的,是价值观的体现。这么看,任何人是否花时间阅读,花多少时间,没有实际可比性。
2. 阅读的层次来自书本身
这点我是坚信的,因为很长时间我都停留在低层的阅读状态里,虽然今天仍没有拨云见日,但依稀看到了一点曙光。
记得第一次看豆瓣书单“只读经典”,我就感觉为什么有的人会有这样的举动,因为往往只看到以作者、主题等等为依据的书单。我相信这是思维模式的问题,虽然刘未鹏(《暗时间》作者,书单主人)并非针对文学名著,但通过书单里的书,会找到某一领域引导性的书籍,避免停留在浅显的层面,接触到主题的实质。
这就像为什么不推荐阅读他人品读名著的书,很多书籍不去读源头的文字,单单靠他人消化后的产物,是很难有深刻认识的。
我的体验就是,往往在多个渠道听说过一本书的观点,而且已经对这些观点耳熟能详,但往往没有坐下来读原著。一旦读一次,就觉得,看那些评论的作用,可能只是吸引自己来读的力量而已。
还有一个观点,就是名著往往体现了人类不可回避的永恒话题:爱恨情仇、战争和平,而一般作品往往是这些内容的浅显演绎。虽然也会让人觉得津津有味,但与可乐和茶的区别有点相似,余韵不同。
讨论中提到网络小说,别人以“你读过多少网络小说?你怎么能证明网络小说没有优秀的、深刻的?”问我,我无言以对。但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解决,做一个实验:随机选择网络小说和名著若干,给一定数量的多个年龄段的被实验者阅读,然后打分。既然用科学的方法比较,我只相信实验的结论。如果没有实验,我只相信我的阅读经历:最近读了一系列的国内推理小说,写的真的很差,但依旧在某论坛热捧,这只能说明受众的局限性。网络小说,可能更侧重现实的刺激,短时的满足感,这和信息时代人们不愿意延迟满足道理一致。
所以,阅读的对象有差别导致了阅读的层次,读者选择的是阅读对象,而非层次。
3. 阅读行动力
芒格说他认识所有优秀的人,无一不是每天读书。注意一下这个观点的逻辑,并非读书就会优秀,所以读书需要方法,这里不提。
我想到另一个问题是:并非经常读书,就一定要表现出优越感,甚至是道德高度的提升。与之相对,不能因为自己还没有或者不打算读经典名著,或者不经常读书,就认为其他人以经常阅读为荣。这两种态度,都是心理问题。
有段时间流行一个相册,是外国地铁里捧着书阅读的普通人,非常专注,而且读的大多是厚厚的名著。很多人对这些照片无不赞叹,却往往自动把自己归为“我不是那种读书人”的行列,这种天然的畏惧感,恐怕源自低层代码,任何费力的事情,比如减肥,都会让这些人安心的给自己贴好标签,绕道走开。
我想,不要把读书或者不读书当作价值评判标准,在对一种行为有正确与否判断的同时,应该察觉自己的行动能力,能否跟得上这种判断。
所以,如果不尝试读书,读好书和坏书来比较,这种对读书的讨论就和饭局上聊到某明星的八卦一样,开开心而已。
希望这些整理,能帮助我的阅读生活。
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