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大海,谁做舟楫,无明长夜,谁为灯炬?
曾有这样一个人,他以坚毅的信仰,通达的智慧实现了自己的圆满。他达到的精神高度令后人难以想象,于是他的故事从传奇变成传说,从传说又变成神话。他就是玄奘。
玄奘出生官宦,本来他也可以像祖辈那样入仕为官。可父母的早亡让聪慧的玄奘过早体会到人生的无常,于是发愿出家,将佛祖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他潜心研习佛经,遍访高僧大德的过程中,发现各家的学说各异,甚至自相矛盾。为探寻佛法真谛,他向朝廷上表,希望准许他西行,但都没有获得允许。不屈服的玄奘选择了“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西行前,玄奘已在长安城中颇有名望,他具备了成为高僧的所有有利条件:天赐的聪慧、人生的无常感以及对佛法的信仰。
他走上了西行之路。路上虽没有妖魔鬼怪,但横行的盗匪、恶劣的自然环境、波诡云谲的政治局势,依然考验着玄奘的智慧、意志和对佛法的虔诚。在佛教的发祥地,玄奘看到佛法衰败的景象,这个平常冷静的僧人竟然哭的像个孩子。
在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心中圣地——那烂陀寺后,玄奘开始学习各类经典,期间游学全印度,随处问学。游学归来后,当时印度最有权势的统治者戒日王为玄奘在曲女城举行论辩大会。会场外悬挂玄奘写的《制恶见论》,十八天里无人发论。于是小乘信徒将玄奘称为解脱天,大乘信徒称其为大乘天。
面对荣耀,玄奘没有忘记初心,踏上归国之路。同时带回佛典657部,大量的佛像和佛舍利 。
取经回来的玄奘,开始专注于翻译佛经的事业。十九年中他“精厉昏晨,计时分业,虔虔不懈,专思法务”,每天睡眠不足四小时,翻译出经、论74部、总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占唐代翻译佛经的一半以上。在中国佛教史上,玄奘被视为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但他本人显然无意于此。他求学的目的是理解佛陀圆融的智慧,进而消除佛教各派的理论冲突,为后人的修行提供一个圆通的体系。所以玄奘一直批评当时偏执一端的僧侣“圣人立教,各随一意,不相违妨。”
唐朝初年直到武则天时期,一直实行的都是崇道抑佛的政策。洞察时务的,深谙人情世故玄奘知道,如果想传播佛教,必须得到李唐皇室的支持。回国后,唐太宗欣赏玄奘的学识,多次劝他还俗,共谋朝政,玄奘皆予以婉拒。太宗没有气恼,反而许诺“助师弘道。”高宗继位后,玄奘奔走于寺院和宫廷之间,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与皇家的联系。皇后武则天产下皇子后,他在一个月里先后五次上表为皇子祝福。但是高宗对玄奘既敬仰又忌惮。听到玄奘圆寂,高宗哀痛感伤:“朕国内失玄奘法师一人,可谓释众梁摧矣,四生无导矣。亦何异苦海方阔,舟楫遽沉;暗室尤昏,灯炬斯掩!”另一方面,高宗立刻解散了译场,玄奘未竟的翻译事业,从此断绝。
玄奘幼年失去父母,少年身逢战乱,及往天竺求法,又历经官府追捕、大漠流沙、冰山耸峙、国王发难、盗寇蜂起,可谓九死一生。回国后,尽管小心周旋,但难改大势,译经事业屡受干扰,经、论未译者过半。死后,既无塔名,也无谥号,翻译事业后继无人,这种种苦难因为佛法而升华。弥留之际的玄奘从梦中醒来,对弟子说:“吾眼前有白莲花,大于盘,鲜净可爱。”
这一刻,玄奘已然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