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很多词来形容得不到时的各种情感,比如,抑郁,失望。得不到便不开心,不开心是另一回事,只是觉得,时间的空白需要被填充物堆满,方可有一丝的慰藉。所幸,没有选择纵欲,无端地浪费时间与生命。心里有个念头一直驱使着灵魂,要么读书,要么锻炼,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所谓的路,踌躇也。并没有所谓的路。读书,诱惑着我,我也宁愿被其所诱惑。结果,也是在那段时间里,渐渐习惯了一个人走,心底的悲凉与失意便由书写来替代,这是一种无言以对人的悲凉。有一个经常读我文字的朋友劝我,且不可把情感完全寄托于此。我想过这个问题,但我控制不住,表达的欲望,欲罢不能。但我何尝不想找一另外的东西来寄托呢?
这是人生的一大问题。我迟迟没有解决掉的问题。愈想愈乱,愈陷愈深,以致在大二下学期读《万历十五年》中,读完张居正那一段后,自己的精神世界轰然倒塌!这一点是我预料到的,但依然无法接受,因此,接下来的三天再没碰书,也没去图书馆。后来头脑突然闪现一个问题:你怎么可以把你的爱好等作你的全部呢?读书,俨然成了我的一种全部。而我便开始分析欲望的本质。欲望的痛苦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得不到,二为得到与得不到中间的空白。读书,得到的是什么?心里的解脱,对世界的本来面目的认识。结果呢?自嘲道行太浅,自己没认识自己,也没参透个究竟,更别谈解脱了。就像在生活中,我并不排斥与人交欢言笑,只是有时候觉得即使是言笑也是勉强为之,这种应付别人的态度也就是应付自己,所以,干脆冷落了别人,也冷落的了自己。愈演愈烈,最后,这又成了问题。
欲望不可得,便是失望。失望,也分两种,一种是暂时性的,这可以快速自我调整;另一种是一般性的失望,贯穿于人生的绝大部分,可以说是根本性的痛苦。但一个人的乐观或悲观的“天性”,究竟是由什么伴随而来的?这样一种深刻而整体性的情感,如若得不到具体的某物的滋养,那如何表现得深刻与丰富呢?读书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但面对具体而微的真实的生活时,书远非想象中的能排解掉全部忧愁,更多的只是一种暂时的寄托。随后,思绪便不再听随所谓的理智。既然不能解决,那还有什么其他的可以解决呢?我又从书中找到了答案,我了解到凡世上一般大人物,无外乎两种最佳途径来解决:一为尽力修为自身与内心,使之纯粹及“近乎道矣”;一为尽力修为外事,由关注自身而向外,此为舍小我而求大我,无我。其余者,庸庸碌碌,平庸一生而已。我心虽向往之,但于两者之中徘徊犹豫,究竟无所得。这是一种彻底的悲观情绪。
人生,若无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觉得,就像走路一样,如果一路患得患失,就只会更加茫然。于是,开始反思。反思,是把自己的路往后推。但是,在你未真正看清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之前,所有的反思其实还是一种偏见。所以,反思的并非是过去发生的一切事,而是反思自己的思想方式,对于自己的思想方式的反思,能让我从事物本身跳出来,进而去看清问题的本质在哪。也因此,我便尝试这样去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一个人开始的时候会不停地往前走,当他到达一个目的地时,若不由着最终的目标给他指引,那继续前进的路哪怕只有一点阻碍都可能让他停止脚步。
尼采,这位伟大的天才,给了反思美好生活的建议:倘若有一个白天或一个夜晚,一个魔鬼打破了你的宁静,对你说:“你曾有过的这种生活,你还将不断重复,永无止息;不会有什么新东西,每一苦难,每一快乐,每一低吟沉思,你的生活中的每一大大小小的事,都回归了,以相同的顺序——现在的蜘蛛还是这么悠闲,月光还是透过树梢射下来,如同时间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