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的寒假作业”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通过各种媒体的运营和炒作变成热搜的所谓“新闻”之一,原本只是某位网红发布的一条视频,说在法国捡到了一位中国学生的寒假作业,而后在网上经过各种媒体和有心人层热度之后,快速成为了近几天媒体们的焦点。今天(2024年2月21日)央视网发布了一片题为:“秦朗是谁不重要,新黄色新闻泛滥很危险”的评论,指出了这段时间以来各种媒体跟风报道蹭流量这个事儿的问题本质。
对于媒体而言,流量固然重要,有流量你的内容才有人看。蹭到了热点,收获了关注,后面才会有收入和更多的曝光度。对于大部分媒体和自媒体人,或多或少都会关注自己发布的信息的观看、点赞、转发、直播在线等数据,有些则还有商品销售和点击情况等数据。这些对于他们来说是饭碗,关注这些数据无可厚非。
同时,这里面也慢慢出现了一些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问题,有些自媒体为了追求流量和层热点,仅仅通过转载和简单的搜索就可以攒成一条信息然后发布,这个媒体的粉丝则也就收到了这条简易的信息,然后被小小的带动一波情绪。
但信息的真实性呢?信源的可信度如何呢?这些或许都不是首要的指标了,仿佛速度才是第一位的。曾经在报社或者出版社工作过的人们,对于每一条可能涉及敏感或不真实的信息,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核实,核实没有问题,报纸或书刊上才可以出现这条信息,这应该是做与宣传相关工作的所有人应做到的。换句话说,在享受了信息带来的流量的的同时,作为媒体或自媒体,应当承担核实信息真伪的义务。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很多人会觉得官媒或者央视的信息发布的很慢,而当央视发出信息后,热度可能过去了,人们也就不再关注了,于是乎,大量不一定经过审核和校对的信息就占据了人们的视野,可能这也是人们现在越来越觉得媒体不靠谱的原因之一,毕竟现阶段翻车的自媒体数不胜数。比如之前河南出现的收割机被堵在高速路上3天的事儿,就大部分都是在由自媒体以讹传讹搞出来的,最后经核实,每台收割机过卡的时间平均没有超过10分钟。
如果不能尽到审核信息真伪的义务,那么我觉得也就不应该收获信息带来的各类红利,曾经的报纸和书籍由于出版后无法撤回,所以必须有严格的三审三校,而如今的自媒体视频在网络上随时可以删除,实际发布的团队或个人也都是躲在某个虚拟的帐号之后,让追责变得相对困难(也不是没有追责的可能),仅靠这些人自觉,恐怕不容易纠正现在为了逐利而不顾信息真伪的人。
不管是“秦朗的寒假作业”还是“河南收割机被堵高速”,这曾经都是上过热搜的信息,我个人有个猜想,部分上热搜的信息,也许并不一定全是按照搜索热度来排名的,有些信息我们接收到了,平台告诉我们这是热搜,但也许只是有些媒体为了突出宣传某些事情或传播某种信息,把某条消息直接挂成热搜而已。当然我并不是说上述两条信息是平台有意为之,只是在思考,如今的我们从网络上获取的信息,是我们自己想要的,还是平台的算法觉得我们应该要的?
百度的功能是搜索,然后根据匹配度排序,我们自己再进行二次筛选。现在的各种平台,不管是长视频平台还是短视频平台,似乎都把二次筛选的工作也替读者完成了。我自己曾经历过,在B站上打开了两个做饭的视频,再往下翻的时候就已经是满屏的做饭视频了,仿佛我点开“做饭”视频的这一步,就是我在百度搜索词条的过程,而平台在后面帮我完成了“做饭”的归类和相关性筛选,再交给我自己来做第三次筛选,看看我想点开哪个。
但说实话,我点第一个做饭视频是出于好奇,点第二个是因为手滑点错了,我并没有非得要看到所有与做饭相关的信息。但我的操作可能对于数据来说,就是在为某个热搜提供热度,这可能也是当今算法需要提升的一点吧。总而言之,我们现在想看到的信息,到底是我们自己真的想看,还是系统觉得我们应该看,这可能是我们个人在检验信息真伪的成本过高时,自己还能把控的住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