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剧(英文名:Scene play),来自美国的一种轻喜剧。情景剧必须是室内戏,一般不用外景。早期一个人、几个人,在一个小戏园子里演,很多人坐那儿看,边看边笑,边看边演边笑,后来发明了电视,把笑声作为后期添上去,观摩笑声。《我爱我家》则是情景剧在中国最初的实践。
心理剧的发展,可谓一浪又一浪,不同老师,不同的方法,催生出不同的表达形式,心理剧、社会剧,一人一故事,情景剧,戏剧,话剧……
不同的已知里的未知,完全不同的未知,在不同的目标背景下,整合与创造,呈现出不同的历程…!
情景表演是心理课常用的方式,
但常常遇到如下问题:
选角时无人、演戏时尴尬,
只好匆忙结束这一环节;
还有些心不在焉的观众。
然而当我看见Olivia的朋友圈时,
我惊喜地发现她的课堂学生仿若戏精上身,
特别投入!
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并不是戏剧教育,不是让学生学会演戏,而是运用戏剧手段于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方法(李婴宁,2013)。
心理课中的情景表演,可能仅仅作为课堂许多环节中的一部分,其目的可能是为了讨论案例,或是为了实践理论。它也不同于为了在舞台上表演的心理剧,教育戏剧是生长在课堂上的戏剧。
在教育戏剧的课堂中,整个40分钟都是围绕着一个故事,让学生从头到尾都可以沉浸体验在故事中。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层层深入的环节中,通过共同创造的戏剧活动和戏剧实做达到学习目标,实现教育目的。其实,我目前只是一个教育戏剧应用的初学者。就我所知,教育戏剧适用于任何年龄,任何科目的教学中。
教育戏剧课程的设计往往需要一个前文本。这个文本可以来自于童话、寓言、新闻、诗歌、小说,当然也可以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真实发生案例的改编。
我认为教育戏剧最打动我的是“沉浸式”氛围的营造,这种营造能创造一种“相信”。
在过去,我也在心理课上用过常见的“课堂小剧场”,但同学们往往很难演下去,会笑场,或者觉得很尴尬。
现在想来,这种“尬”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作为课堂的一个小环节,学生仅有几分钟进入角色再走出角色,时间太短;另一方面,这样的小剧场不是全班参与,而是只有几位同学真正走向舞台,这对于几位小演员来说压力就比较大。
而教育戏剧,首先它在课程中氛围营造的时间足够长,学生们因此更加投入,更愿意相信和参与故事的发展;其次,教育戏剧是全班参与的,也许不是每个环节都需要大家演,但我会尽可能邀请更多同学用身体姿态(雕塑)、表演、书写等不同的习式参与;或者在不同的教育戏剧课程中用不同的形式,确保更多同学的参与。
关于使用教育戏剧的效果。在这个学期中,我有一半的课程是用教育戏剧的方式呈现,我发现学生们对心理课的兴趣度、专注度都提升了。相比老师的一人堂,他们更好奇同学的观点和演绎。
刚开始用戏剧时,学生表现得很害羞。但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不敢举手到主动上台表演,变得更自信、更敢于表达。就像我的戏剧领路人杨阳老师说的那样:“透过故事,让谈论富有深度和温度;透过戏剧,让谈论更有触感和厚度;透过游戏,让谈论保有欢乐和趣味。”
心理情景剧
心理情景剧实际上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文名称
心理情景剧
作用
心理辅导咨询
心理学派
精神分析
详解
心理情景剧是一种以团体形式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通常是让来访者把自己的焦虑或者困惑用情景剧的方式表现出来,心理咨询师在一旁进行点评,并借此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治疗,而来访者在咨询师指导以后继续表演情景剧,直到最终对自己的问题解决有所帮助。心理情景剧通过团体成员扮演日常生活问题情境中的角色,使成员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同时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及获得处理问题的灵感并加以练习。
主要技术
主要有具象化技术、替身技术、镜子技术与角色互换、角色扮演技术、音乐技术、情绪交通灯技术等。
作用分析
角色扮演可以提供成员宣泄情感的机会,特别是困扰他的消极情绪。在表演的同时,更可以深入地了解真实情况和他人的感受,增加人际关系敏感程度。当所有的扮演者都觉得无法继续演下去,或指导者认为已达到目的时,随时可以停止表演。指导者要让每个表演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相互提供意见或建议。最后由观众发表意见。在表演过程中,如果某位成员对某种角色强烈地表现出否定情绪时,可以劝他扮演该角色。这样可以使他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当时的情境,了解对方的心情和立场。再者,这也是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最后,指导者组织团体成员讨论整个活动的体会、感受,互相启发、互相支持。至于表演什么样的情境,可以选择成员共同关心的事情,如家庭生活、学业问题、休闲时光、交友等。
实际运用
心理情景剧的主要运用形式有选修课即兴表演,以心理剧形式进行心理社团活动,以心理剧形式进行社团心理咨询。
事实上,在各大高校中开展的心理情景剧与以上所说用与心理治疗的心理情景剧是有所区别的。它会相应减少咨询师在表演过程中的的介入,着重在为学生提供一个通过表演解读自己、解读生活、促进心理健康的平台。而在表演结束后,咨询师或心理学家会给予适当的点评。
心理情景剧表演浓缩了部分大学生在日常交往中的恐惧、自卑、焦虑等现象。大学生可以共同讨论一些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从而引出各方不同的立场。表演有助于学生增强对角色的理解力,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也可以是某个团体成员个人独特的问题情境,其他人可协助其表演。例如一个学生与同学关系有问题,常常发生冲突。可以模拟他平时生活中与同学争吵的真实场景,请其他成员扮演那个同学,重现那个场面。根据不同人扮演此同学时他的不同表现,找出他内心冲突的根源。
总之,心理情景剧就是为同学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你可以在这里重现生活场景、展示心理现象、讨论新异观点。内容、形式多样,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最好的戏剧,也不过是人生的缩影。
——莎士比亚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当中,戏剧与我们日常生活最为贴近,同时它又承载着超越生活的意义。表演者戴上面具在戏剧故事的扮演中,心理和社会的压力一扫而空,在更自由和安全的舞台上产生移情、投射和自由联想,将自身情感和体验通过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一百多年前,弗洛伊德追溯莎翁经典戏剧《哈姆雷特》,发现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推手之“俄狄浦斯情结”,戏剧和心理学的发展总是形影不离,戏剧艺术与个体心理、社会生活的关系被重视,激起大量研究与实践。现代戏剧治疗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国家,整合戏剧表演、心理治疗、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新模式。它以戏剧表演为媒介,藉由个人与团体互动的关系,自发性尝试并探讨生命经验,以达到疏缓情绪、促进认知、疗愈心灵等目的。北美戏剧治疗协会(The North American Drama Therapy Association)将戏剧治疗定义为“一种积极的、经验性的促进改变的方法”,参与者可以通过讲故事、戏剧练习、有目的的即兴表演和表演,反复练习‘曾期待发生的行为’,逐步扩展人际关系,找到生活不同角色之间灵活转变方法,实现他们想要的改变。
相比其他疗愈方法,戏剧疗愈最为接近生活中的那些历史性的时刻,因为它邀请我们重演过往的生命经历,那些真实的戏剧行为对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产生实际的影响,带来真实的原谅、和解和勇气。
戏剧治疗为何极具疗愈性?
1. 真实的行为更易触碰内心无意识 戏剧“drama”一词源于希腊文中的“dron”一字,有完成事情的意思,“drama”的重心在行为(action)。心理治疗的过程必然会触碰到内心无意识,而理解人复杂的心理过程,一定要懂得非语言交流。有研究称,在会话的情景中,65%的社会意义通过非语言符号传播。在表演中得到的心灵震动、安慰和体悟是日常生活和交谈治疗中难以达到的。戏剧疗愈过程承载了有力量的、通常不可言传的感受、形象和无意识联想,它包含了整个团体的生命,这生命充满各种变化和转换,冲突和危机,伟业和喜悦。
2. 戴上面具,个人体验和情感得到升华
人在要做自己时最不像自己,给他一个面具,他便尽诉真言。—— 奥斯卡•王尔德
我们在生活中的“伪装”远比在戏剧疗愈的舞台上多得多。“面具”在戏剧疗愈中指角色,舞台上我们被邀请进入不同的角色,而背后的真实自我通过角色来说话。在戏剧治疗中,参与者可以无视社会是否接受,也不必担心后果,可以自由选择用几种方式,多长时间来重新面对过往创伤,发泄情绪的同时可以重建内心秩序。现实中无法完成的事情、没能表达的情感、不一样的选择、新的特质都能在这里被真切地经验到。参与者持有着创伤,进入自我打造的戏剧治疗空间,在表达过程中,他们可以重新探索自己的内在经验,摆脱过往僵化的角色或框架,亦或让身体有能力承受创伤并下意识地重新安置它,真正感受到“我的过去赋予我力量,而不是定义我。”
什么是Galli戏剧治疗?有什么特点?
Galli方法起源于“格林童话”的故乡德国,由 Johannes Galli先生 (德国)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创立。德国Galli戏剧方法和其它戏剧治疗流派的区别在于,除了运用戏剧之外,以人格理论/童话神话/小丑等理论框架作为基础。Galli戏剧治疗非常重要的一个不同点就:我们不停留在问题上,也不停留在问题已经解决上,我们会把所有的这些已经解决过的问题、尚待解决的问题,都通过艺术的形式去呈现。Galli戏剧治疗通过表演,通过在真正的舞台上给观众去表演,将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去解决的内在问题,用艺术的方式去呈现出来,这是一个最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