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开学校之前,对于研究生教育硬性要求的的朝九晚九,我表示特别无奈,在一个如此僵化呆板的科研环境中,又怎么能够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所有的荣誉与能力评价都要依赖于平台与权威的认可。
所有的人都告诉你,你要学会协作,一个人你做不了任何事。但是协作的前提是你要“听话”,这样才能有有人与你合作,有人愿意分享经验,然后你才可以按照既定的科研思路,得到早就知道的实验结果。
曾经我虽然心有不甘,可是也认为真相可能本该如此。
直到我开始工作,在这个有血有肉,也有丑陋与温暖的世界中,我才发现,一个人,也可以是一支队伍。
进入职场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中,用“放养”的状态来形容我一点不为过,理应说刚入职场,应该忙的不亦乐乎,可是我就是这么“闲”。
领导是个很开明的人,他只是跟我讲,机会,资源就在你面前,从现在开始,你自己去学习,去观察,去体验,没有朝九晚五,没有硬性的KPI,你去做就好!
可是仔细想想,突然高兴不起来了,按照传统的模式,应该是师傅引领--自我消化--实践操练--得到本领。
可是现在的形式是自我引领--自我消化--自我实践--得到本领。这种一开始的自由让我有种深深的危机感,打破传统的成长模式,我能引领自己走到哪一步,最后到底是突破自我,还是浪费时间,我心里完全没底。
第一步:行业资料收集整理
因为行业专业性太强,虽然也算科班出身,可是商业和学院还是差别巨大,收集的顺序:行业报告-行业动态--产品领域--专业词汇--产品动态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收集整理资料也是一个考验人的功夫,去粗取精,得到有效信息。
第二步:与专业人士沟通取经
基于第一步的基础,也算是跨入行业大门一半,就可以用专业话语与专业人士对话,这个是前提与基础,不会浪费别人时间,从而透支自己信誉。所以
第三步:发现自己在该领域的价值
在基于行业认识及能力评价后,自己在现有能力挖掘之后能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价值。比如我觉得自己的演讲能力及沟通能力,为了尽快熟悉产品知识,我通过自我学习,然后培训业务人员,分享反馈的方式,快速熟悉,内化。
这是目前我在做的,我是一个人,但是我像武装一支队伍一样武装自己,到底能将自己引领向何处,时间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