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这个人,多多少少我们还是有了解的,那么他前进的基础是什么呢?
一,智慧用在了合适的地方
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就肯定了其历史功绩。汉定天下后,胜利者君臣在探讨成败得失时,刘邦有一段非常精彩有名的一句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可见张良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准确地说,张良的真实功劳只被记下了两条,即解鸿门刘项冲突及讨要汉中一郡。这两条功劳都不小。但推算起来,刘邦得张良之助事应该有四起,一是下南阳,二是攻武关,三是鸿门解难,四是多要了汉中一郡。这四件功劳确实非常人所能及。
二,铁哥们的关系
在司马迁的笔下,刘邦与张良非常投缘,两人出道的时间差不多,但刘邦的气象一开始就比张良大。《留侯世家》称张良亦聚少年百余人,但没搞出什么名堂,而刘邦与秦作战已是连战皆捷,对秦作战取得了全胜,甚至击毙秦泗川守的战绩。张良在投奔楚假王景驹的路上,在留遇沛公,两人一见如故,沛公拜良为厩将。尤其是张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此前张良也为他人说过这些,但都如石沉大海。所以张良说:“沛公殆天授。” 书中说:“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实际上刘张二人还是去见了景驹。
张良的自知之明
张良出道前的事迹中有一受老父兵书事最令人神往。按说他占有天下第一奇书,以他的不世才具,取天下当如反掌。
张良一出道就有百十号人,与刘邦当时差不多,也与彭越的人马相仿佛。但他并不知道自己不具备领袖资质,所以试了试。张良吃足了苦头之后,就知道自己不是单干的料。韩信说刘邦将兵不过十万,那么张良将兵不过千应该是个准确的定位。到了千人,则左支右绌,手忙脚乱,不成体统。所以他的官衔是将军,但他从来不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