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会啦》——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的实际问题」
(环节:自主探究)
悦:发现数学信息和提出问题之后,让孩子们自己选择画图或者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
“在你的数学本上画一画或者写一写,来解决黑板上的两个问题”,巡视。
我:先是让孩子们说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问题,预设孩子们会说出画图和列式等方法,然后为了数学本格式的统一,我会建议孩子们先用画图的方法,再列式。和悦悦不一样的是,悦悦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选择方法解决问题,一方面体现了课堂上学生为主的思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学生的学情区别。
(环节:课堂小状况处理)
悦:用数学本的时候,有个小朋友提出自己没有带数学本。
“老师不解决你有没有带什么的问题,老师只解决数学问题。”
当时我心里对这个回应只有一个字:妙!简单直接的表达能让孩子明白这件事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每次都能老师帮忙解决。我遇到孩子没带数学本的时候,可恶的“心软”会让我给他想办法,但同时也会谈条件。
(环节:解决学生疑问)
悦:画图时,用于分享的图形和其他孩子的可能不一样,在讲解的时候也就按着分享的作业来讲,有个小朋友提问“我们的图形不一样怎么办?”
“只要用两种不同的图形分别表示小朋友和椅子就可以。”
佩服悦悦老师对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学生提问都能够清晰、简单又直接的回应。
(环节:11-7=4的意义)
在本课中,11-7=4有两种表达意义的方式:
1-11个小朋友,有7个小朋友有椅子,还有4个小朋友没有椅子。
2-11个小朋友需要11把椅子,已经有了7把椅子,还差4把椅子。
这里的目标是让学生明白,只有同类事物才能相减,所以表达方式也要随之改变。
我的想法:或许这里可以从单位入手。
最近也在渗透列式之后写单位的要求,那么对于这个容易表达混淆的点,我的设计是先板书11-7=4(个),11-7=4(把)这两算式,然后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接着就让学生试着描述每个算式的意义,最后作小结“只有同类事物才能相减。”
感受:
1-声音真好听。
2-教态很亲切。
3-流程很清晰。
4-内容很扎实。
5-语言很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