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高三时候,我第一次看这本小说,也许是它的文艺的书名吸引了我,我就那样一鼓作气的读完了它,当时非常的喜欢它。我把我喜欢的句子和段落,从头至尾抄在本子上,心想日后再看到时会想起当年。那些句子有的关于人生,有的关于学习,有的关于爱情……
书里有段话,我那时候贴在了桌子上,每天都看着它,时刻提醒着高三的自己不要放弃,要坚持,山顶上一定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比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谚语只考虑了农民伯伯辛劳的变量,却忘记了考虑天气好坏、物价涨跌等相关变量,实际上,收获是一个多变量函数,并非单变量函数。
我更喜欢用严谨的数学来定义:耕耘是收获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即要推导出收获,必须有耕耘,可耕耘却不一定能推导出收获。
我喜欢琦琦,从高三初看小说时就喜欢,她有我没有的勇气,有义气,聪明智慧。
她不会理会她不在意的人的目光,我行我素,因为每天穿着最丑的校服而在学校出名,因为和老师作对而被罚站,可她不在乎。
她能在游戏厅里安静的看着小说,丝毫不受别人影响。她也会为朋友两肋插刀一时冲动去打架。
琦琦要做一件事一定要达到最好,因为她本来就聪明,只是之前不用在正路上,比如学习,从倒数至前几乃至稳居年级第一。
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不愿意接受张骏昂贵的礼物,对张骏的喜欢都是压在心里,表面上总是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这样故作坚强的她,让我觉得很心疼。
张骏,那个和小波一样发现了琦琦优点的男孩,那么爱琦琦的男孩,也因为琦琦的掩饰和骄傲误以为琦琦不喜欢她,其实谁都没错,错在年少时不知如何对一个人好。
琦琦喜欢张骏是默默的暗恋,逞强的喜欢。暗恋时直面遇到张骏会躲,暗中又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会偷悄悄的拿太阳帽给他遮好久的阳光。恋爱后她把心思藏在叠好的星星礼物里给他看(可心大的男生怎么能比得上心思细腻的女生),她口是心非,即使有时候在意甚至吃醋也不会明确对张骏说。
张骏喜欢琦琦大多是张扬的喜欢,在去北京青岛时想尽办法接近琦琦,各种讨好。而在一起之后,他为琦琦准备惊喜的生日会,他会直接表达出自己对琦琦的喜欢。但他也倔强,也骄傲,误会时不解释,大男子主义(这也和他的原始家庭有关)。他发现自己越来越追不上琦琦的脚步,他狠下心写了封分手信让朋友交给琦琦。
年少时,两个人都那么骄傲,那么倔强,矛盾时不肯低头说一句好话,不肯向对方敞开心扉,换来的自然是一拍两散。
小波在琦琦的生命里也起了很重要的引领作用,她护着琦琦不被那杂七杂八的“社会”污染,他擅做主张地断了与琦琦的联系,他那么通透,知道当时的自己和高中闪耀的琦琦不是一路人。他放她去远方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大学梦,而他在多年后完成她当初要开一家书店的梦,名为“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贯穿在琦琦、小波、李哥、乌贼、妖娆的生命里,那么重要,怎能忘记。
琦琦何其有幸,遇到了年少时那么爱她的张骏,遇到了保护她的小波,结交了李哥、乌贼、妖娆这些义气朋友 ,还遇到了学校里的关荷、天才陈劲、林依然、杨军、沈远哲……
与这些行星的碰撞,琦琦成为了最后那个优秀的琦琦,那个小波希望她成为的琦琦。
青春的美好在于那时我们无畏的勇气、我们拼命的坚持,我们的笨拙的喜欢。青春的美好也在于那段似水流年不会重来,美好的记忆会保鲜,而痛苦的记忆随着时间会被稀释。
我没有琦琦那样一个传奇般的年少时光,更多的是平淡无奇,我的高中时光已远离我3年,再看这个小说有了与当年高三不同的感受,经历愈多,愈能释怀好多事情。
年少的很多伤害在日后看来仿佛不足一提,可当时我们确确实实被那些东西绊倒过,可是我们最后还是爬起来了,克服了那些曾以为会压倒我们的困难,走到了现在。
时光还在继续,我的大学生活也在继续,我要找回年少那样的热情与坚持,继续走下去,去迎接我日后生命的每一次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