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普陀山有个观音老母。那天,她到西天去为如来佛祝寿,如来送她一个盛甘露水的玉净瓶,还有一根洒甘露水的杨柳枝,叫她回到东土普渡众生。
在回来的途中经过一条小河,观音老母见小河边有两个带发修行的小尼姑在抬水,前面那个穿着一身黑衣裳,后面那个穿着一身白衣裳。又见对岸有个放牛娃骑在水牛背上吹笛子。
观音老母有意试探一下几个孩子的心地如何,就把宝瓶变成讨饭碗,杨柳枝变成打狗棍,她自己也变作一个驼背、跛腿的讨饭老婆子,一瘸一拐,一步一哼地来到两个尼姑身边,说:“唉,佛门弟子要以慈悲为怀,方便众生哪!哪位仙姑把我这病老婆子驮过河去,讨饭度命……啊啊,行善积德,定能修成大罗神仙。”说着说着就哭起来了。
那个穿黑衣的尼姑名叫佛女,见讨饭婆拖鼻涕淌眼泪、流脓淌血的样子,嫌得捂着鼻子,背过脸去站到路旁。那个穿白衣的尼姑名叫龙女,见老太婆年迈体弱,行走不便,顿生怜悯之心,赶紧放下抬水扁担,二话没说,就驮着老太婆过河。
刚刚驮过河,老太婆忽然喊道:“哎呀,我的讨饭碗丢了,请你再把我驮回去找。”龙女想:是啊,讨饭丢了碗,不就倾家荡产了吗!于是,又累累巴巴地把老太婆驮回去,帮她找到了那只讨饭碗。
观音叹了口气,瞧瞧坐在那边翻看佛经的佛女,故意咳了几声,提高嗓门对龙女说:“小仙姑啊,你把我驮过河去又驮回来,实在太累了,这趟我可不能再要你驮了!”佛女只装没听见,故意念起经来。
龙女用衣袖揩揩脸上的汗水,说:“老人家不必担心,我不累。还是我驮你过河吧!”一边说一边驮起老太婆再向河对岸走去。
龙女驮着老太婆累得气喘汗流,好不容易才把老太婆送上岸。她舒了口气,就告别老太婆回去了。龙女刚走到小河中间,老太婆又着急地喊起来:“不好啦!我还有一根柳木打狗棍丢在对岸,请你再把我驮回去找。”龙女心想:爬山要爬到山尖,送佛要送到西天,万事不可半途而废啊!忙又回头来驮老太婆。
就在这时,放牛的小牧童善才跳下牛背,跑到岸边,替龙女驮着老太婆,龙女帮老太婆拿着讨饭碗,三人一同趟水过河。到了岸上,三个人找了好一会,结果发现那根打狗棍正坐在佛女的屁股底下。佛女看到坐的是讨饭婆用的又脏又癞的打狗棍,站起身来,捏着鼻子,飞起一脚把打狗棍踢出去。
不料,佛女踢出的打狗棍正冲龙女胸口,龙女吓了一大跳,急忙用讨饭碗去挡,只听“当”的一声,金光四射,再一看,龙女手中捧的哪里还是讨饭碗,却是一樽晶莹闪亮的玉净瓶,那根柳棍也变成一枝鲜活的杨柳枝,正巧插在宝瓶里。
这时,观音老母现出本相,念道:
阿弥陀(驮)佛
善才仙才
同上普陀
共登莲台
观音念罢,脚下顿时生出一片彩云,彩云上开放一朵白玉莲花。左边站着善才童子,右边站着捧宝瓶的龙女,霞光闪闪,紫雾飘飘,渐渐飘向天空,回南海普陀山紫竹林去了。
那个佛女眼睁睁看着善才、龙女随观音菩萨而去,不禁悔恨交加,痛恨自己有眼无珠,口念真经,却心地不善,没有跟龙女一样驮佛过河。
后来,当地便出现了一种黑色蝙蝠。传说那黑色蝙蝠就是黑衣佛女变的。她一心想飞到普陀山紫竹林,去求观音老母渡它成仙成佛。它白天不敢出来,怕人笑话,只有夜晚,才敢飞出来乱闯。可是黑夜茫茫,辨不清方向,又怎么能找到灵山佛地呢!
笔者点评:金庸的《天龙八部》里有个西域和尚叫鸠摩智,号称“大轮明王”。此人聪慧过人,能过目不忘,讲经说法,舌灿莲花,俨然一得道高僧。然而,表面上祥和友善的鸠摩智,内里却贪婪过度,为追求至高无上的武学,不择手段,不知不觉落入了别人的圈套,最终走火入魔,狂性大发,差点丢了性命。所以,无论是学佛还是修道,善良才是根本,否则纵然读破千本万本佛经道藏,也悟不到其中的微言大义,终究成不了仙和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