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话说,最近这几天,身边的朋友纷纷言论电影版的《悲伤逆流成河》。难不成,除了我,大家的青春都有一本《悲伤逆流成河》吗?
这本书,是我初中时候最经常伪装成教科书的小说之一。现在,我只记得当时看了不下两遍,至于故事情节,就如同失忆一般满篇空白。
2
唉,不禁就感叹起来!这些年,虽不敢说读书破万卷,但也可以说读了数不清的书。仔细想想,貌似读过的书几乎都遗忘了耶,感觉真是白读啦。
本来我还以为就自己有这样的感慨,直到遇到他,才发现读书还可以交到朋友嘛——
早在2500年前,柏拉图就在《菲德罗篇》中有过这样的感慨,他说:读书再多,不过是件华丽的衣饰,终究都要拱手还人,阅读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书?
对啊!既然读再多的书,最后还是遗忘,那么读那么多书是否还有意义呢?
3
《培根·论读书》中有这么一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换成我们正常人能够理解的话就是说:读书就像喝墨水,读得书多的人喝墨水就多,也就会长成墨水该有的模样。晒得太阳多的人,怎么黑也不会是墨水样。
这已经很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读书是有用的,读书对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4
大学有一门课叫“社会学”,突然想起这门课不是因为热爱,只是因为一个人,一个让我刻骨铭心的人——没挂我科的教授。
其实,我现在已经完全不知道社会学学的是什么,但是我却记得教授当初说了这么一句话,她说“读书不一定会让你的物质变得富有起来,却会让你与他人有别起来”。
当初年少,完全不懂这句话的含义,只想着钱才是王道吧。后来,出来工作之后,好像有那么一丁点晓得这句话的道理。
5
纵览身边形形色色的朋友,单凭目测之力,大概就能够看出个所以然来。
▎喝多几杯“墨水”的人,他们看到的世界似乎颜色更加鲜艳更加与众不同;他们热爱生活不只是会热爱,更是爱得浪漫爱得有诗有远方;他们行为举止,儒雅而大方……
▎相反,那些看起来既粗鲁又粗暴像个野蛮人的人,十之八九是读得书不多。(这种例子大家都懂,不好举例太多描述太多,担心出门被殴...)
所以,读书对一个人的意义,也体现在对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三观上。
6
我想起杨绛曾说过:如果你觉得烦恼,是因为书读得太少想得太多。随着经历的事多了,我是挺赞同这个观点的。
也许我们读过的书都会过脑后被时光掠走,也许我们学过的东西都会沉淀后生疏。
但是,我们所吸取的前人经验,总有一些融入我们自身的灵魂,它藏得很深,时间带不走它,我们也很难发现它,它却真切存在我们身上,发挥着作用和影响。
▶总而言之呢,虽然我们会忘记自己读过的书,但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灵魂却不会完全忘记。
▶读书还是有意义的,还是多读点书好,别为自己不想读书找借口啊!(哈哈哈~多读书也行,读那些薄点的,看起来自己还有毅力读完的)
7
话又说回来,读书真的很容易让人犯困。但是,不可否认,知识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气质,总不能放任自己low里low气吧!
如果,有个看着不困,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都可以提升自己的方法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