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这档央视的综艺节目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的又一档,让我感受到强大文学魅力的节目。
喜欢每期节目的开场白,总能让人迅速的进入节目话题的氛围;喜欢董卿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时而低头沉思,时而面带微笑;喜欢听每一位朗读者的亲身经历,都是生活阅历留下的轨迹;喜欢每一位朗读者在舞台呈现的朗读方式;更是喜欢他们所朗读的文字。
曾经,当有人问及我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时候,我都会自信地说,朗读。
记忆中是在上小学一年级开始,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通常都会有一条是:背诵课文段落,或者是背诵全文。开始,不太理解课文的意思,也当然还没有储备“联想记忆法”这么高大上的记忆方法。
那记忆的时候,就是抱着课文死记硬背。
开始是一段一段地读,一段读到连标点符号都能知道在哪儿的时候,就尝试着背诵。上一段背诵好了,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开始第二段。直到整篇课文都能按照段落背诵了,这就开始整篇课文读上个三五遍,到自然段落中间能够衔接好,背的时候,几乎能够像歌词一样的唱出来,中间没有一点停顿,即是所谓的“滚瓜烂熟”。
直到现在,我还能记得小学阶段学过的那些文章:巴金的《鸟的天堂》、鲁迅的《少年闰土》、茅盾的《白杨礼赞》……
说来,这也得益我的两位启蒙老师,她们完全激发我对文字的兴趣和喜爱。那时候在学校一天中最开心的时间,便是吃早餐前的早读时间。
我家距离学校,还算是有一段路程的。不到十岁的小孩子,要穿过三条街道,走上四十分钟。每天都是五点半起床,来到学校,通常都是安静得都能听见老远的脚步声,大部分教室的门还是锁着的,就为了一次不错过的早读时间。
开始两三个同学到教室坐定,便拿出课本,开始大声朗读着课文,接着十来个。后来校园开始嘈杂,班上的同学们,也都陆续在座位上安顿下来,来得早的同学,在这个时间段,差不多能读上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
读着读着,我也会慢慢地明白到文字背后的含义,也能慢慢地体会到前辈们在写这边文章时的心情以及蕴含在文章中的感情。之后,朗读的速度会时快时慢,音调也会忽高忽低。
每到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的时候,老师都会点上几位同学,分段落朗读全文。每次我都会兴奋的举手,激动地等待着轮到我要读的段落,读的时候,非常小心,一个字都不让自己读错,没有一个因为接不上来的打顿,语音语调都力求恰到好处。当然,也会紧张,担心自己读不好,突然读错一个字,或者读漏了一行字。
记得四五年级的一次演讲比赛,题目是《只有一个地球》。每人交一篇文章,老师根据文章来定参赛资格,终于,我的没有被选上。但也幸运地被老师指定为那位既定演讲同学的指导人。
我拿来他的文章,就是一番熟读,然后,听他读,开始纠正他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哪里声音应该高亢,哪里声音应该低沉,哪里节奏要急如鼓点,哪里节奏要慢如流水。之后,还给他加上一些必要的肢体语言。说来也是奇怪,那个时候怎么会知道那么多。
初中阶段,迷恋于古文的微言大义。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势磅礴有力,眼界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而读《赤壁赋》却又是那般超然愉悦,仿佛跟着一起泛舟,顺流而下。读王实甫的《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也就是心里藏着别离之痛,才能体会这秋风萧瑟,万木枯槁,毫无生机的景色,境由心生啊。读诸葛孔明的《出师表》,一腔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热血在心头翻滚。
高中,开始接触现代诗歌,这更是激起了我的朗读欲望。由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比散文更为丰富,语言精炼、音调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更容易带入感情。我更是一篇不落地背诵,朗读。我喜欢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郑愁予的《错误》……一遍又一遍的朗读着,体会着诗中的情感与世界,永远都不会生厌,每一次朗读,都有一种新的体会,都会萌发一点点新的情感。
用心去体会,文字是有力量的,而声情并茂的朗读恰好能将这种力量传递给读者。此时,作者的情感跟朗读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文字便是完成了它最为重要的使命。
爱文字,爱文学,就要大声读出来,好的文字值得我们永远朗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