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中好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早起成功学,尤其是那个曾经烜赫一时的“凌晨四点的洛杉矶。”
我开始有点质疑,从什么时候开始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竟然是他起床的时间了呢?
我想如果真的要把这个问题思考明白,那我们是否应该先弄明白成功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评判是否成功的标准又是什么?
首先是成功的定义,百度百科上说成:“它指达到或实现某种价值尺度的事情或事件,从而获得预期结果叫做成功。”
其次,评判成功的标准这个其实很难讲,毕竟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但是我找了一个大部分人都比较能接受的说法:“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看到了自己的内心,从而获得美的愉悦。”
弄清楚这两点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探讨一下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要提倡早起成功学。
从定义和标准来看,如果我今天的目标就是写完小灶群的今日话题,然后我完成并发送到群里了,那我就是达到自己的预期,我就已经取得了我今天想要的成功了。那为什么你还非要我凌晨四点钟就起床呢?这样的逻辑不觉得很奇怪吗?
这时候如果我们逐字逐句去分析这个标准就会发现,它首先强调的一点是‘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发现了吗。最重要的是行动和努力,而不是你凌晨四点起床就会成功,早上九点才起来就不会或者很难成功好么。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作家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即“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我个人对这段话的理解是,如果你想要在某个领域成为大师或者取得成功,那么你就得不断地练习,别人练习的时候你在练习,别人休息的时候还继续保持练习。
因为如果别人休息你就跟着停下来,那你就永远和别人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想要比别人早那么一步,那你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汗水。
我们很多人一听,“哇,这么可怕”。于是避重就轻,称之为‘早起就行,’。我就郁闷了,你怎么不说晚睡就行或者干脆也来个“晚睡成功学”,这样才显得公平不是吗。
成功从来不是唾手可得,都是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个取得成功的人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钟繇苦练书法三十载,王充闭门著《论衡》,达· 芬奇潜心学素描,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
早起也好,晚睡也罢,重要的是你有没有用心去努力。如果成天浑浑噩噩,不脚踏实地去行动,哪怕你起得再早也永远是一个光说不练光想不做的假把式。
不是每个早起的人都能成为科比和王健林,也不是每个晚起的都毫无作为,成功也从来不是取决于财富或者声望。
生而为人,只要我们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为之奋斗,那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