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棕色的书架在柔和的灯光下散发着莹润的光泽。就像被翻开的陈旧的古老篇章,带着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书架后有两个并排的,老旧的桌椅,背着光,像是被时光遗弃蒙着尘埃。 从窗外而来的光,落在她的侧脸上,渲染成了一副恒久的水墨画。
她出神地看向窗外,蒙着一层水汽的玻璃窗外,雪花依旧不知疲倦地飘啊飘,不知归途,也不知迷路。 这样特殊的日子,街道上的人少得可怜。平时繁华匆忙的街道,此刻只余一列路灯延绵远去,连成一片灯河,璀璨不息。
眼睛突然扫到了书架上一本《双城记》,好像好久没人动过了,拿出来一看,书本已变得陈旧,边角微卷发黄,里面的笔记批注还在,只是钢笔字有些变色了,字迹因为受潮而挥发变质,随意翻开几页,一股书的潮旧味扑面而来。一下子感慨万千,这是很多年前年省吃俭用买回来的书籍,那时日思夜看,连续两个多月阅读,一笔一划做好批注,圈圈画画,密密麻麻的文字,红的黑的,直线波浪线,箭头画满了页面,还有配套的读书笔记,参考文献记录。今天无意中翻到,却有一种时间过了很久很久的感觉。久得好像时光都开始陈旧发黄,变成了很久远的记忆。
青少年时读书废寝忘食,看到精彩之处连夜通宵不知疲倦,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因此母亲经常埋怨,再看你的眼睛还要吗?“你到底睡不睡?”母亲住在隔壁房间,一夜要起床催无数次,沉迷在书中,答应了之后又接着读,过分时甚至关门不理。那时还没有手机,也不能时时看时间,看到间歇处伸伸懒腰,就听到鸡鸣,才知道天亮了,怕被早起的母亲抓住赶紧爬到床上,脑子里却还在过书里的情节,恨不能过一遍书中人的人生。要不然怎么说夜深人静的时候正是宣发感情的最佳时间,所有的思绪在这个时候直白又热烈,甚至让人无法躲避。
那时迷上的是小说,随着小说里情节的跌宕起伏,情绪也跟着忽起忽落,一会儿情不自禁大笑,惊吓到人也不管不顾;一会儿泪流满面,又让旁人不知所以;每每和朋友们谈起角色和情节,总是唾沫横飞,手舞足蹈,那时教室两侧有整排的窗户,窗明几净,放眼总是万里无云的晴好天气,美得像是印在玻璃上的风景。绿叶在阳光下葱茏,让人觉得一切都来得及,似乎被风一摇曳,就是一段动人的岁月。
在青春年华里,一本本印刷粗糙,知名的或是不知名的书翻飞在手指间,不记得到底读了多少!而那些书籍有些是借来的,有些是路边旧书店买回来的,没钱买书,要么饿肚子省钱买,要么骗父亲买别的东西,然后悄悄换成了自己心仪的书。几乎每本书内都有不少折痕和圈圈点点,空白处写满了读后感,读书和看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因为那时书很难到手,知道来之不易,所以越加珍惜。
这些年来,穿梭在每一座城市,总会去当地的书店,图书馆逛逛,虽然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知识的传播媒介也越来越多,但她一直却依然喜欢慢慢的翻阅着纸张,闻着书香慢慢领略书中的思想。
直到现在临时起意整理书架,才发现书越来越多,而很多旧书已有很长时间未看,就默默地,安静的躺在那里,无人问津。每一年新增书籍若干,却一本本覆盖了原来的旧书,有些书往往看了一次就已经失宠。
前不久母亲从老家打来电话,说楼上的书布满了灰尘,虫子飞舞,问是否当废品处理?听闻大惊,其实不用母亲说也知道,那些书已太久没去翻阅,杂七杂八的书籍满满几大箱子,若不是母亲提起,她早已忘记。有求学时期的课外书,也有那时的课本,一本不落。可它们就这么默默地躺在无人问津的角落,在被遗忘的世界里孤独终老,还要遭受虫子的欺辱。
也是无奈,这些年辗转每一个城市之间,高楼大厦间的格子里穿行,早已忘记那些年手捧一本破旧的书而欣喜若狂的心境。此情此景,一别数载,那时驰骋在风雨里固若金汤的读书意志,就这样在心间铺天盖地地重现。她发现尽管天大地大,时移世迁,原来有些往事竟从未随风。待它零落花泥,被碾做尘,香亦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