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魂记》(Vertigo)这部电影于1958年美国上映,发行初期反响平平,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其艺术价值却不断被新一代的影人认可。2012年《视与听》杂志的影史十大评选结果中,《迷魂记》力压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排名第一,这前后的巨大差异简直如同影片结局一样吊诡。
继希区柯克1954年偷窥题材影片《后窗》之后,四年之后的《迷魂记》仍然为导演偷窥题材的继续,本文将就“偷窥主题的重新构建”展开几点讨论。
导演把主人公斯考蒂设定为侦探,为老同学盖文跟踪其“精神失常”的妻子玛德琳,这一人物设定就使男主人公后面一系列的“偷窥”行为名正言顺起来。由此以后,斯考蒂对玛德琳的一切跟踪窥视,甚至是正面的观望都带有“偷窥”的成份。这从一开始斯考蒂偷看玛德琳、以及后来与其交往的时候的眼神可以表现出来。
整个电影建立在男性视觉的偷窥基础上,成为电影最大的元素及背景,无论荧幕前的观众是怎样的角色,都很难不被导演高超的技巧带入其中。
影片多处通过浅景空间、各种特写来突出演员的表情,尤其是斯考蒂偷窥时候的神情,以及玛德琳被观望时的极具韵味的神态。另一方面,斯考蒂对玛德琳的窥视,有种观看艺术品的意味,更像欣赏一幅画。如果观众不先入为主地把斯考蒂当做正面主人公,不会认为他的神情可形容为“神秘”,更恰当的应该是“鬼祟”。
20世纪初的英国艺术史家约翰·伯格就在《观看之道》一书中提出过:
“政客、商贾云集在女性主题的画像下,议论纵横,每逢有人感到理屈词穷时,便举目仰视,从图画中寻求慰藉,来肯定自己是男子汉大丈夫。这在19世纪公开的学院派艺术中到达顶峰。”
在影片中,玛德琳的每一个动作都在男主人公(以及荧幕前的观众)凝视的目光之下,她每一个神情都成为被观赏的艺术。电影里的玛德琳大多是以侧面示众,侧面的肖像是西方艺术品中常见的型态,如英国硬币里便是英女皇高贵的侧面像。饰演玛德琳的金·诺瓦克面部轮廓挺拔、优雅端庄,无论是她的表情还是头发颜色,还是衣着颜色等等,都符合西方传统艺术的标准。
斯考蒂初次偷窥朋友盖文与他的“妻子”玛德琳,是在一家贵族云集的餐馆中。
镜头从开始的对斯考蒂中景镜头,慢慢后拉,成为全景镜头,背景乐嘈杂,画面也是深色调服饰的就餐人群。
慢慢向左横摇,逐渐定格在餐厅红色背景墙前面穿绿色礼服的玛德琳,镜头继续减慢速度、前推,最后又定格在以玛德琳裸露后背为画面中心的全景。与此同时,背景音从杂音转变为舒缓的乐曲。
在给斯考蒂一个短暂的中特写镜头后,镜头再次定格对准起身离开的玛德琳,假借斯考蒂的视角,餐厅里的门框形成天然的画框,突出了玛德琳的“画像”地位。她缓缓冲向镜头走来,鲜红色的背景、绿色的晚礼服,再次定格其侧面……这些元素正是西方古典绘画的重要元素,如一幅被观赏的贵妇肖像。
后来斯考蒂跟踪玛德琳到花店,镜头先是跟拍斯考蒂,而在斯考蒂发现了玛德琳的时候,镜头就变成了主观镜头。黑色的门推开,玛德琳出现在镜头中心,镜头便不再运动,一直在“偷窥”玛德琳。在长达20秒的主观镜头的观察后,紧接着是对斯考蒂神态的特写拍摄,接着又是斯考蒂的主观镜头、对玛德琳的偷窥,然后又是对斯考蒂的特写。
表现斯考蒂的“偷窥”,镜头的转换通常是“斯考蒂的特写——玛德琳的身体——斯考蒂的特写——玛德琳的身体”这样一种顺序,这种方式在影片中运用多次。
与此同时,从门缝偷窥,门缝成为“画框”。而当玛德琳在镜子里头,镜框成了画框,斯考蒂偷窥的眼睛在右侧非常显眼。此时窥视者与被窥视者同处与一个镜头之中,时间虽然短暂,但是也大大加强了本片的独特气质、突出主题。
在玛德琳“自杀”未遂,被斯考蒂救起之后,便是斯考蒂家中的场景中。首先是通过一个长镜头对玛德琳的衣物的展示,然后从斯考蒂的全景镜头开始,顺着他的探身方向,慢慢横摇,扫到玛德琳的衣物,再慢慢横定格在玛德琳露肩的画面。同时,又见门框充当画框,把玛德琳如艺术品一样展示出来。
其实,导演希区柯克对颜色的执着也对“窥视”这一主题的烘托起了重要作用。一幅画面中,冲撞的颜色更具有吸引力,或者更能代表心理状况的不健康,又或者是这样的颜色搭配更符合西方艺术的传统,导演在片中非常着迷互相冲突的颜色,并屡次使用。
玛德琳及朱迪的衣服大多是绿色,共出现四次,紫色或灰紫色出现四次,黄色、红色和白色则各出现一次,而斯考蒂诡异的梦境就是红、绿、紫、蓝、黄的大片染色。
另外,玛德琳的汽车也被设定为绿色、朱迪说话时透过她的轮廓的光是绿色的、朱迪换装完成后打在她身上的光也是绿光,斯考蒂初次见到玛德琳时她穿鲜绿色晚礼服,而初次看到朱迪时她穿鲜绿色套装,往后每次斯考蒂与她约会,朱迪穿的也都有绿色的衣物。
绿,似乎是玛德琳(或朱迪)所专享的。
同时,绿色在西方带有鬼魅的意味,也许导演把绿色赋予玛德琳也是在暗示这一点,故意营造鬼魅感。为了凸出这种鬼魅感,导演又精心设置红色背景,造成红绿对撞,极为明显。
例如在红色的餐厅里,玛德琳的绿色礼服;在斯考蒂家中,两人衣服一红一绿;就连斯考蒂跟踪玛德琳所路过的某幅艺术品也是红绿色的搭配,这一切实在是导演不依不饶的眷恋……
从新浪潮时期的克里斯·马克、特吕弗电影,到德·帕尔玛及斯科塞斯的作品,再到彼得·杰克逊的史诗巨著《指环王》当中,都可以看到《迷魂记》的影子。相信在对影史的反复认识中,《迷魂记》的价值可以得到更多人的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