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9
1第二百七十四课
今天是属于爱的日子,愿我不再恐惧
今天我要让万物呈现出祢创造他们的原貌,向祢清白无罪的圣子致敬,并把手足之爱还给他的弟兄及其神圣道友。如此,我方能获救。也正因如此,真相得以进入幻相盘据之地,光明得以取代一切黑暗,祢的圣子便会知道,他仍是祢当初所创造的他。
今天,我们蒙受了来自天父的特殊祝福。 把这一天献给祂吧!今天,我们不再恐惧,因为我们已将这一天交托到圣爱之中。
2 a我们是无限大能的创造者,也是多次元的存在,这就是“自然的我们”,但是,如果我们限制自我,相信自己“不配得”,错误地相信自己没有与“一切万有”(源头)联结,这种信念会导致我们与源头(一体自性)的隔阂。
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很多的自我归罪、自我贬低、自我设限,分离和隔阂,这就是罪疚感。
生命并非只有通过痛苦挣扎才能收获幸福,恰恰相反,真正的幸福源自于对自我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接纳,他明白了,每个人都是那无限创造力源头的延伸,只要敢于相信自己与这生命源头相连,就能轻松自在地活出喜悦的生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请明白,你并不需要赚取一切美好的事物,你已经拥有它。
一切都是你的信念,如果你将艰辛和幸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宇宙就会按照你的信念来成全,让你去体验艰辛后感受幸福。但是当你释放掉这些定义,觉悟你配得一切美好的事物,幸福不一定非要通过那么艰难的方式获得,你就会享受每个当下,轻松享有幸福。
b我们是由喜乐的爱和光创造的,我们是被爱恩宠的孩子,‘喜乐、爱和光明’是我们的本质。
我们的存在即是意义’,既然一切万有(宇宙)让我们存在,就会百分之百支持我们,因为宇宙的创造完美无比,它绝对不会创造出一个它支持不了的“你”,活在恩宠中是每个存有的本来境界。
我们要用‘无条件的爱与尊重’看待自己,给自己权利去创造自己渴望的生活。
当你把罪疚感(不配得,无价值,不安全)从头脑中丢掉时,你会认识并明白: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因为太轻易或太美好而不能实现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很轻松、很美好地实现,没有任何事情是因为太神奇、太喜悦了,而无法归属于你,“凡是你能想到的,你都能得到,因为你存在!”
宇宙百分之百支持每一个生命,上天给你渴望,同时也会给你达成渴望的能力。
c‘探索你的信念’,而不是卡在那里,听由命运的摆布,你的物质实相永远是你信念的产物。所以对于负面事件,应当是像看待“大彩蛋”一样的眼光,意识到每一个‘彩蛋’都是你探索自我和重新选择的机会,你就可以收回你投注其中的负面能量,瓦解那些不再服务于你的信念,并用积极的信念来替代它们。
你生命中发生的情境,只是为了向你显示,你将什么信念带入了生活,如果你不喜欢这些信念,就改变你的信念,既然生活中的情境已经启示给你,你以往相信了什么样的信念,你就可以说,“原来这个信念一直埋在我的里面,现在它已经曝光了,既然我不喜欢这个旧信念,我现在可以把它改成我喜欢的信念。”
当你改变了信念,改成了正面的定义,你的实相就会如实地反映你的新信念。所有的存有都有能力去创造自己想要的实相,正如Bashar所说,出生在地球的人们,天生具有能力生活在绝对的喜悦里。
d当我们越来越释放那些限制性的信念,我们就愈加领悟到我们才是世界的创造者,这个世界的每件事物都是由我们投射的。
你是这个宇宙的驱动者,你赋予这个宇宙活力--栩栩如生的力量。你虚构了所有的一切事物,如果没有你,就没有事物会被虚构出来,因为你就是生命和生活本身,宇宙活在你的里面,根本没有外在的生命,一切皆在你内,让这个世界栩栩如生、充满生气的是你,执着、放不下这个世界的是你,去放开、放下这个世界的也是你。
如果你明白自己就是造梦大师,无论梦境有多么可怕,你都不会被这虚幻的梦境吓到。正如内维尔所说,造梦师(你的自性)是真实的,而这营造的梦境是虚幻的,虚幻不会伤害真实一丝一毫。
e任何经历发生遇见都可以用‘正向’或‘负向’的方式去体验,这是由个人决定的。如果你相信,你不需要经过痛苦的过程就能体验你想要的幸福,那么你就不必经历那些负面的事件。
“凡是经常不信任,害怕,对抗,不安的人,就会吸引自己去到毁损的方向”,当你用正面的眼光来看,来接纳来允许,你就能收获正面的体验,宇宙会提供新的机会让你去蓬勃发展和成长。
对于物理实相而言,如果没有你的定义,没有你的想象力来赋予它生命,让它存在,这个所谓的物理实相也不会存在。(比如你明白你自己的实相中并不需要去经历毁灭和痛苦,即使在这个世界上某些隔离地区会有灾难,但是那些没有灾难信念的人,就不会再生活在那些地区。)
3 信念转化的流程如下:
a. 每当不好的感受升起,不要陷入负面消极的状态,要视为是一次开启“大彩蛋”、收回投射,回收能量的好时机。
(以积极正面的方式看待任何境遇,一切的发生,不要定义它是不好的、负面的,你要相信它一定有一个服务助力增益你的理由,一切事件(包括看似负面的事件)都是来服务你的助力你的增益你的。否则它不会发生。如果你有这样的眼光,你就一定会收获正面积极的体验。如果你认定某件事是负面的,你就会被卡在负面体验中。)
b. 探索与质疑内在的信念。
你需要开始质疑这些信念的真实性。问问自己:“这个信念是真的吗?”、“它是否总是正确的?”、“它是否限制了我的喜悦和幸福?”
c. 重构积极的信念
当下就是威力之点,一切的实相版本都同时存在于此时此刻,它对你可见还是不可见,取决于你的信念的振频对应哪个版本,它对你将是可见的。你可以用‘想象’聚焦于你想要体验的现实版本,感受越强烈,你激活这个版本的力量就越大。正面的感受激活正面版本,负面的感受激活你不想要的版本。
(比如当你生病的时候,你可以想象你充满活力地到处奔跑的那种感觉,当你想象那些快乐奔跑的时光时,你就重组了你的记忆并激活了身体细胞,真实地改变了细胞的记忆,当你这样做,就是在把健康的状况投射来了。)
d. 实践与运用
重构了积极信念之后,你需要将它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每天提醒自己,你已经是那个理想中的自己。你现在“就是”你想成为的那个“理想的自己”,成为那样的频率,按照你已是‘理想的自己’去行动、去生活,在行动中带着那份确信,那么代表“理想的你”所需的一切事物都会流向你,任何不属于你的振频的事物,都无法成为你实相中的经验。
4 修行什么关都不需要过。
修行不是断除外境,不是割断与别人的联系,而是不执迷于外境,不过分依赖与他人的关系。
真正的修行和解脱什么都不需要断除,只需要关注是否对外境产生执着。在哪里有过度和执着,在哪里放松,就在哪里得到了解脱。
5 要想幸福,有四件事是你需要学习的,你也可以立即着手去做。
面对生命(停止逃避)。
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停止埋怨别人)。
不要认为其他人能令你幸福(他们做不到)。
按照自己的本来面目接纳自己(这是这趟路程开始的地方)。
6 a我们对自己的评判,远远严苛于任何人对我们的评判。我们都试图成为完美的,至少要比现在的自己更好。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我们在有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都谴责自己。面对现实吧——我们是永远无法企及自我设定的无意识标准的。它们是如此高不可及,不是吗?
我们为什么无法如我所是地接纳自己呢?为什么我们总想要变得不同,成为其他人呢?
存在中的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呈现,包括你在内。从未有过任何一个人跟你完全一模一样,也不可能再出现一个你。存在等了你数百万年——你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的杰作。
存在需要你,需要就是每个现在当下如你所是的你,它创造出的那个你,不然它也无须费尽心力将你创造出来。
所以,为什么你要对存在说“不”呢?为什么不接纳肯定欣赏如你所是的你呢?!
你不喜欢的任何一个地方,不论是身体层面、情绪层面,抑或是能量层面——当你赤裸地面对镜子时内心的评语——你对自己所有的评判都是在对存在说“你出错了”。但存在是不可能出错的。
所以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信任存在,如我所是地接纳自己,享受那独一无二的自己。
b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一切接纳,喜欢,满足,我们就不会背负压力去迎合自己/他人的期望了,期待自己/他人的认可,对吧?
c接纳生命当下所呈现的样子,
活出你的生命,享受你的生命,以你的生命为乐。
生命本身没有问题,它是去经历去享受之旅。
你的喜悦不是来自自我改善,
而是通过活在每一个当下,
对生命说是的智慧,
这亦是生命的礼物。
7 当你的生活中出现了暂时无法解决的事情后,不要慌、不要急,不要胡乱操作,先让事情再发酵一段时间,让子弹飞一会儿。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会出现一些其他因素,来帮你摆平这件事。所有的事情到最后,都自有安排。这种非人为设计的结果,会比你四处折腾好上几倍。
8 我们永远有另一种选择,一种只需要你愿意就可以,而不需要头脑判断什么的选择。为了忆起我的神圣本质,我愿意放下我的执着,宽恕不是去放弃什么,宽恕是忆起这一切非真。
我们无需改变什么,只是看到这是一种大脑无法忍受的提醒,提醒你“当真了、入幻啦!把自己当成角色了……”。
如果你还在觉得外相变成什么自己就会更幸福,那你还没有看透苦的本质。你的宝藏如果在外注定坎坷不安,你的宝藏如果在内则高枕无忧。
你根本没有家可回,因为你只能在家里。你也永远上不了彼岸,因为彼岸一直是你唯一的选择,你就在(实相里)。你永远无法创造一个自己,因为你已经被造。
每当你在想时,你就又一次企图创造自己,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小说家开始写作了。可惜小说家永远无法把自己放入小说里,因为他正在写小说。
9 a关系中的紧张:
紧张緣于怕
怕什么面对什么
面对别人对自己的不满(别人的心情,态度我左右不了。很多也与我无关,碰巧投射给我了)
面对被认可的执着(放下执着,没有什么一直都被认可)
面对“不被喜欢,不被认可”的自己(超越对小我的认同。不被喜欢,不被认可也丝毫不影响我的实相)
不对抗这个紧张,不急于消除它。允许它,接纳它,经历它。
b 身心方面:
动与静的平衡
忙与闲的平衡
满足与节制(止)的平衡
疾病与健康的平衡(不怕疾病,面对接纳,同时对健康有信任信心)
c关系之中需要:
平等,尊重,理解,接纳,信任,支持。
d 自由(不设限)
自在(安住,怎样都可以,怎样都好)
自然(完整,真实,坦诚(直达良知/内心,依心而为),平和)
e不能既要又要还要。
既然现在在这里,就不要扒求那里(不要“身在曹营心在汉”)
既然现在是这样,就不要妄图假如变成那样。
做自己喜欢的,如果做不了自己喜欢的,就以自己喜欢的让自己舒服的方式做眼前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