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阡夏&陌黎
前两天收到《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这本书时,心里蛮震惊的,人不都是群居动物吗?一切真的都会在孤独里成全吗?我是带着疑问走进书中的。
让我一下子想起泰戈尔曾说过的一句话:“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孤独是一种真实的自我,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也许内心忧郁却并不空虚,是一种自我和本我的狂欢;空虚的人害怕孤独,一刻也静不下来,只有在与人的交往和“狂欢”中忘却自我,麻痹自己。这里的“孤独”与“狂欢”有反向思维的意境,包含了朴素、朦胧的哲学理念,如果一个人的心态好,即使孤独也能把它当作是一种自我的完全释放,而一个心态处于低潮的人,即使他身处欢乐包围,却依然会感到莫名的孤单。
《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这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人生智慧,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为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叔本华用十个章节,从人、名誉、地位、欲念等各个领域向我们阐述了最终健康才是构成幸福的主因,我们所有经历的一切真的会在孤独里成全。
歌手阿桑的专辑里有首歌也这样写道:
叶子是不会飞翔的翅膀
翅膀是落在天上的叶子
天堂原来应该不是妄想
只是我早已遗忘
当初怎么开始飞翔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爱情原来的开始是陪伴
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
也一个人看书写信,自己对话谈心
只是心又飘到了哪里
就连自己也看不清
我想我不仅仅是失去你
其实人的一生就犹如一篇优美的文章,再好的文章也不能从头到尾的连到一起,没有一个标点符号,那样会使人看得头晕眼花。孤独就是就是人生中的标点符号,不起眼又不可少。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幸福被分为三类:来自外物的幸福,来自灵魂的幸福,以及来自肉体的幸福。这三种方法在叔本华看来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他认为人的命运出现差别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是什么,从广义上说就是人格,它包括健康、力量、外貌、气质、品格、理智以及教养。
第二、人拥有什么,即人拥有的财产和其他所有物。
第三、一个人在他人的评价中是什么样的。
而现如今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多追求第二个方面,并且十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人生本来就是短暂的,谁都不知道意外跟明天哪一个先来,因此造成了多少人,哪怕最终离世,都没有一天是因为自己快乐而活的。
以前的我也是和芸芸众生中的人一样,高考填报志愿,因为家里人说毕业了好找工作就选择了护理学;内心十分想学习编剧,却因为爸爸说那没有好的就业前景就放弃了。大学是按照家里人的意愿选择了每个人听了都觉得还不错的专业——护理学,真正毕业找工作后才发觉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那时23岁的我为了继续生存,为了不再双手向上问父母要生活费,鼓起勇气转行了。但是很多人都不可思议,每年回家过年,朋友亲戚也一直劝我做回护士这个职业,但我还是坚持自己内心所想,走到今天。这三年我接触过有机农业,接触过绿色食品,接触过流水线,在朋友工厂,也呆了一年,后来又来到深圳 ,从小白跳槽到蒙氏教育领域......回首过往,做护士——或许对于一个弱小的女孩子来说,既体面又稳定,找对象也不用愁;再对比一下我这三年的经历,坎坷不断,但是我的内心却是无比充实的,因为我现在所面临的每一天都是按照自己心里的想法去度过的,在这当中我遇见了许多人,听了许多的故事,虽然大多数未曾见面,却宛若亲人朋友。
对比叔本华的书,觉悟更深了,原来三年前我的选择与他书中所阐述的哲理不谋而合,这无疑不是上天对我的恩赐。
通过过往的经验,我们可以知道,绝大多数人极度重视他人的所思所想,更为关注他人的意见,而忽视了自己意识中的思想,忽视了对自己最为直接的东西。我们每做一件事,首先考虑的几乎都是“别人将会说些什么”。生活中几乎有一半的烦恼忧愁,都来自我们在这方面的操心过度。
每当一个人的时候,我都会询问自己的内心,不断与对自己对话,与自己和解,发现自己活得更洒脱,更自在了。平日里我一般都会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写写画画,为自己准备美食。很多朋友问我,“你不孤单吗?反正我是做不到。”我答:“不会呀,自己陪自己,岂不是很好。上帝为我预备好的另一半已经在路上了,在此之前我只要把自己照顾好就行了。”
只有当一个人独处时,他才是自己,如果他不喜欢独处,那么他肯定也不热爱自由,因为唯有当他独处,他才会享有真正的自由。
当你发现社会里你不太满意,觉得遁入孤独是对自己更为恰当的做法,很明显你并非一个能够经得起长期独处的考验的人。叔本华在《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给我们的忠告是——在社会交往中养成保持某种孤独的习惯,也就是说学会在人群中保持某种程度的孤傲。
亲爱的朋友们,更多真知灼见,请走进《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品味叔本华的人生智慧,思考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并且一切真的都会在孤独里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