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褪去奴性
*写于2017年3月23日,现在看来当时的所悟,才能让今天的自己更加豁达。
今天在吃饭的时候,忽然想明白了为什么不要轻易评判别人,为什么西方人这么注重这一点或者说是高级认知水平的人这么强调这一点。
事实上,我们的认知水平在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而且会随着外部信息不断的渗透,认知会进行更新,随着时间的积累,认知水平会有所提升。当认知发生变化时,过去自己坚信对的东西,往往在多年以后,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就不对了,而事实也许从开始你的判断也许就是不符合事实的。
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并且提升速度也是不同的。在你现在所处的认知水平下,你认为是对或错的,对别人而言,也许并不是。事实,总是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后才能看清最贴近事实的层面。
所以,其实每个人都没有资格盖棺定论,只能说在当下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判断对与错,是与非。但对于在中国文化下成长的人来说,看法就是盖棺定论,要得出对与错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往往容易忽视客观描述的重要性。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我们更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某种程度上这是随意判断别人的连锁效应吧。
往往只有认知水平较高的人,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真实位置,才能做到谦虚平和,才能摒弃盲目自信,当细细揣摩字理时,发现我们长长懒于去区分,去辨别事情的真相,容易混为一谈,并且把对真理的较真看作是固执或不正常的行为。比如自大和自信,盲目自信就是自大,它对自我的认识往往偏离真实的自己,因此这一类人急需从外界获得认可;而自信应该是自己清楚自己在哪一个水平,了解真实的自己,并不会被他人的言语影响而怀疑自己,也并不会渴望想要通过向他人证明来满足自己。但通常我们会将自信与自大之间的界线模糊化。
这么看来,不轻易评判别人是一种修养,一种美德,而美德区别于道德的点在于,美德是需要在不断强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中逐步形成的高于基本层面的道德,是道德的高阶水平。所以,要做到不轻易评判别人,需要不断的强化个人修养,潜心学习,关注真实的自己。
在不断的思考和反思中,渐渐发现过去所谓的真理或者自己坚信正确的道理,大多都是对现实的曲解,而自己最应该学会的就是怀疑并勇于否定过去的认知,客观公正的重新审视生活中的一切,怀着对真理的热切来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水平,重塑新的认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