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裹着黄豆粉在嘴巴里打滚,小沈感叹着时隔多年又吃到了童年的味道的时候,却咂摸出时光苍老之感。夹着唾沫把软糯的糍粑咽下去,哑然失笑。
"回不去了倒是真的。"遂用牙签随机插起一个,扔进嘴里,潇洒得跟喝酒似的。
小沈印象里的江南不只是如诗如画,还有小贩的吆喝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茶馆里吵吵嚷嚷的热闹……不过小沈那会倒是偏爱卖食物的餐饮店。
河岸边的酒家四五点就灯火通明,食物的香气也已经传出好远了。刚出锅的猪油馄饨,等的小沈急不可耐。用瓷调羹舀起俩晶莹剔透,上头还带着几个葱花,使劲吹几口就想往嘴里头送,却只能让它在嘴巴里头转圈,呼出层层热气。"慢慢来",坐在旁边的小沈爷爷便是一脸责怪,"不要猴急,没人跟你抢。"爷爷也不心急,一壶烧酒旁边放,一个小盅,一叠蚕豆,时不时来两口砸吧砸吧滋味,再夹一两颗,见爷爷享受的表情,看得小沈心痒痒,可小沈知道那滋味辣的很。眼神从爷爷那收回,继续沉醉入口即化的馄饨。
踏着打磨圆滑的青石板,行于吴侬软语的街道上,经过石狮桥,河岸边的柳枝条沾着春水,柳絮和着春风翩翩起舞。穿过纵横的小巷,终于到达家中。
爷爷第二次把响铃放油里炸了后,那便是真的响铃了,几个小可爱互相碰撞,在淅淅呤呤的油锅声里发出脆响,待炸至金黄,漏勺往里头一伸又舀出,响铃就正式出锅。
小沈还爱的是糖醋排骨,过油两遍的高粱肉,裹上番茄汁,适量的醋和糖,熬至深红色,收汁后那诱人的颜色,那酸甜感,对小沈来说是最难以忘怀的可口美味,那时每次都能配着吃掉一整碗米饭。
春天江南怎么能没有雨呢?春雨迷蒙的江南是极柔软的,又笼罩上了一层迷离之感。被雨打湿的青石板,连挺立的素墙黑瓦都带着温润,本是是不宽敞的小巷,无光色调就更显灰暗。偏是这样的小镇,却让人喜欢的紧。梅雨日子里头也是一样,整个人说是昏昏沉沉不如更显得慵懒。这个时候小沈就很喜欢吃个下午点心,听雨声从檐上坠下。
奶奶的煨红薯,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显得诱人无比,这个时候也是如此。从灶头里的柴火底下取出,早已是煨得软烂,散发出红薯特有的甘甜,轻松剥下表皮,趁着余温咬下,那软糯口感丝丝缕缕入口即化。
小沈最喜欢的还是早上和爷爷出街,晨光熹微,走街串巷,看人潮涌动。不过对小沈来说,主要还是可以吃到美食。在热气腾腾的蒸笼里,在店家手里,爷爷接过热乎的松花糕和眼镜糕,递给小沈。松花糕里头的甜而不腻的豆沙和外面的糯米表层共同咀嚼,中和味道又增加口感。眼镜糕的口感又不同于松花糕的软,眼镜糕咬下去需咀嚼良久,极富弹性和韧性。
小沈一口咬下眼镜糕,被爷爷牵着小手一直向前走……
在小沈的记忆里,她似乎很偏爱软糯的点心,富有嚼劲的东西,鲜美的食物……现在也是如此。
小沈吃着嘴里的糍粑,明明黄豆香气和芝麻充斥舌腔,却有点不是滋味。
家乡路上行人零落,店铺关闭了一家又一家,那些面熟的摊贩也一个个从小镇离开,小镇已经不是以前的小镇了,而是打着商业古镇名号的小镇了。而那个陪在自己身边的人也不见了。
小沈再戳起两个糍粑,扔进嘴里静静含着,感受它的软糯。似乎想用这种方式来寻求小时候的那种感受,那种身在古朴小巷,嘴里头吃着柔软点心,旁边有亲人陪着的那种感受。
自己所惦念的,终是回不去了。
写在最后
其实是学校语文课的一个topic.
要写江南的文章,其实笔者写过很多面的江南,唯独这面是独一次,因笔力不足,行文逻辑混乱,怕是写不出儿时感受与现在感受的万分之一。
我所眷恋的江南,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怎么能不爱?小沈怎能不爱!
笔者小沈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