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刀锋》引奥义书道:“人很不容易越过刀锋,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庄子》养生主篇庖丁解牛的故事路人皆知。用来解《刀锋》大材小用了。
庖丁的刀锋是“无厚”,那就是相当锋利了。而且别人一月或者一年换把刀,而庖丁十九年才换把刀。“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刀刃若新发于硎”,解了上千头牛,刀口还跟新磨刀的一样。原因初看是技,庖丁的技术水平很高。
但这个是表象,重要的是庖丁知“道”。 “臣之所好者道,进乎技矣。” 道和技是一个互相促进的。了解了道,经过理解和实践,反复的失败和总结,三年有成。“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最后,从道-技的全面提升后,到了“养”,是为《庄子》养生主篇的内涵,“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矣”,好的技和道,本身就是一种养,所以有“以牛养刀”之语。庖丁的养还在于神,“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成功的喜悦来源于对道和技的自信,但一个“藏”字,消解了傲慢和骄傲。“善刀”需要鼓励,需要激励,但来自自身,而不是外在。
道-技-养-道 构成了循环,养刀如养生,《养生主》开篇写“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有生之年,追求无生之知是徒劳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善恶在一念之间,来源于自己对道的长久积累和认识。“刀锋”在这里变成审判日了,得救需要长久的修行。上文的庖丁练习花了三年,才三年前的决定花了半辈子。
养生的意义,“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刀锋可以是实的,可以是虚的,可以是考验,可以是教训。越过这个刀锋,才能养生。
这就是庖丁解牛和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