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爸妈说,我一般晚上都在写东西,跟你们打电话的时间可能会少了。爸妈问,这有什么用?可以挣钱吗?我说,目前不能,只是一种爱好。
我跟朋友说,我带女儿去上早教了。朋友问,这有什么用吗?能让孩子更聪明吗,能让孩子学习到很多东西吗?我说应该没有这个功效,我只是想让她多一个玩耍的地方,如果能顺便学点东西,也好。
我跟先生说,我想去考研,读中文系。先生说,这有什么用吗?你以后可以用它来升职加薪吗?或者可以换一份更好的工作?我说,不知道,我就是出于兴趣,不是为了升职加薪,也没有什么功利的目的。
从小到大,我每向身边的人报告做一件事,都会被问有没用,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或其他的效益。我应该是这样被教育长大的,不要做那些无用的事情。什么是无用的事情?换一个说法,就是不实用的东西,看不到收益的,对财富没有增长的。读书的时候,与成绩无关的一切都是无用的。比如体育不用考,你还去跑步就是无用,美术不用考,你还学画画就没用,音乐不用考,你还练歌学习就没用。
当然,除了我,身边大部分人都是这种习惯,做什么事习惯看投入产出的比率。我想这跟成长时期的物质匮乏有关,或者说跟长期以来家人的生活习惯有关。人在贫穷时,物质匮乏时,或者说不富裕的时候,是不敢浪费一分金钱和一分精力去做无用的事情的,吃个包子都要犹豫再三,怎么可能去买一束花回家里欣赏。通常这样的人需要尽全力来应对生活,某一天突然富有起来,品位也没多少,也不会享受生活,更谈不上精致生活。对,类似暴发户。
我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从小到大,口袋里的钱都是希望一分掰成两分花的,这导致我对花钱特别敏感,很多时候不优雅。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大学时期,我们宿舍三个舍友都是周杰伦的超级粉丝。有一次,周杰伦要来广州开演唱会,当时他是移动动感地带的代言人,充99元的话费就能得到一张山顶门票。本来平时也要用话费,但是当时我的手机里还有话费没用完,我觉得没必要为了这门票特意去冲话费,而且总觉得不可能这么优惠,或者是个坑。后来我的两个舍友充了话费高高兴兴去听演唱会了,只有我没去。回来后她们兴高采烈的讨论着,我在旁边听着,真是懊悔啊。现在回想,我觉得应该是心底里的“无用”心理在作怪,听演唱会无用,一分钱也不值得为它花。这样的生活理念,其实很无趣。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平时和朋友玩得开开心心的,一听要去哪里要花钱的项目,我通常毫不犹豫的不参加。
因为“实用”心理,在高中升大学选专业时,家长们总是想着选一些实用的、热门的、好找工作的专业,而并不是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因素。等读了几年大学出来,才发现热门的专业已经不再热门,孩子大学几年对学习全然没兴趣,在无感中度过,对自己喜爱的专业倒是念念不忘。有多少热爱中文系的人读了金融学,有多少热爱园艺的人读了会计学,还有多少喜欢画画、喜欢音乐的人读了计算机。
很多女人结了婚之后,收到先生送的花,都会大骂一顿,说浪费钱,不实用,换成买一件衣服和买一个包包多好,可以用很久呢。而一束花,看几眼,不到几天就凋谢了,买来干嘛?但是我知道,女人心里都无比爱花,能收到花,其实是非常开心的。因为“无用”的心理在作怪,所以即使觉得喜欢,也不能心安理得开心的享受。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愉悦的享受那一束花带来的喜悦呢?其实它所花的钱真的不会让你从富裕变成贫穷,对你经济的影响也没想象中的那么大。
想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人们往往考虑各种成本,时间成本,金钱成本,人力成本,总是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正确的方法去完成它。生怕做多了一些无用功,让人生向前的脚步慢了一拍,或者少赚了一笔钱。但我总觉得,生命在于体验,有时走一些弯路,放慢脚步去体验生活,说不定会看到意想不到的美景。如果事事都要有用、有意义,那样的人生该有多累。
与小时候相比,我现在的生活状况好了很多,但对花钱还是比较敏感。我努力把日子过得更有诗意,虽然有时感觉力不从心,但我还是愿意努力去做。我不希望把这种“无用”理念带给我的下一代,我希望我的孩子多一些生活体验,以优雅的方式活着,而不是时时刻刻想着因为有用才做一件事。
偶尔去听听演唱会,没什么用,但是身心愉悦。每周给家里买一束花,没什么用,但是看着心里就可以开出一朵花。偶尔发发呆,没什么用,但是可以放空自己,让自己身心轻松。
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爱情,尊严,文明,善良、正义,对很多人来讲“没有用”,但正是这些,才是人生的珍宝,才禁得起反复追求。而我,愿意追求更多无用的东西:有趣、优雅、精致、随心随性。我费劲力气去追求的,只不过是无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