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在荧幕上见到董卿,不是《诗词大会》,也不是《朗读者》,是央视4月23日播出的《面对面》。
4月16日,《朗读者》进行最后一次节目的录制,从下午2点到第二天清晨6点,董卿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工作结束后当天下午,董卿接受了《面对面》的专访。这一次,董卿首次在公开场合谈到她的孩子。
董卿连续13年主持央视春晚,达到了主持人难以企及的职业高峰,但是,在2014年春晚之后,她做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离开舞台,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游学一年。
为什么董卿会做出这个决定?要知道,她是一个特别爱工作的人,只要上了台,就可以忘掉一切生活中的不如意和烦恼。工作带给她任何其他事情都无法替代的满足感。
因为,就在前两年,她突然有一天意识到,她在工作上开始有了套路,工作已经无法给她带来激情,所以,她决定,要和过去的自己做个了断。
2015年7月,离开舞台一年后的董卿全面复出。这时候,她多了一种身份——母亲。
孩子的出生让董卿时常感觉分身乏术,她所有的时间都被孩子占据,人也变得琐碎与平庸。
她开始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但她不愿做全职妈妈,她不希望她的世界里只有他,也不希望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她。
为了工作,她常常压制住想念孩子的情感。她也曾有过纠结,但好朋友告诉她,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朋友的话让她一下子想透了。她选择了努力工作,把孩子交给父母,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她的另一个孩子——《朗读者》的制作中去。
她说:我应该很努力地把自己变得更好,让孩子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对我不仅有爱,也有尊重。我不想放弃我继续成长的可能,不想因为他,我就变得止步不前了。
相信很多职场妈妈,生了孩子后,都曾面临跟董卿同样的困境:是留在家里陪伴孩子,还是继续努力工作?
既想要事业发展,又不想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这是不可能的。
就像前段时间火爆朋友圈的那篇《最鸡血的谎言:你可以兼顾事业和家庭》文章里说的那样,真相是:
大家表面上看到的,又有高阶事业又有可爱孩子和稳固家庭的女人,往往是牺牲了丈夫的事业,或者压根就把孩子扔给父母,或者是外表光鲜身心却焦虑疲惫。
事业成功,家庭成功,都是需要垫脚石的。哪里有什么平衡?不是牺牲自己,就是牺牲别人。
工作的时候,就请压制住想念孩子的情感,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出色。
这样,就算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了,错过了不少孩子成长的过程,也能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比如董卿,努力工作能给她带来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的满足感,她工作时候的状态最美,即使她陪伴孩子的时光少了,但是孩子会不知不觉地吸收到她这种最美的状态。
这种无意识的感知,会慢慢渗透进孩子的灵魂。他也会学着你的样子,从小努力学习,长大之后努力工作。
我相信,在工作上能做出出色成绩的父母,孩子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陪伴孩子的时候,就请暂时忘记工作,给孩子全身心的陪伴和爱。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整天围绕孩子转,让自己的世界只剩下孩子,而自己却止步不前。
整天围着孩子转的妈妈,世界变得只有家那么大,于是特别容易钻牛角尖,容易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小问题焦虑,动不动就发怒,让孩子极度没有安全感,也禁锢了孩子的发展。
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了,对孩子说:“妈妈为了你,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放弃了自己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继续成长的机会。”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孩子担不起这个责任。
就算是做全职妈妈,也不能借口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成长。
就像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说的:我永远都没有长大,但我永远都没有停止生长。这是人生最美好的状态。
除了育儿,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事情,比如写作、健身、烹饪、插花、画画等等。
任何一项学习都能让你从琐碎的生活中跳脱出来,让你的目光不再紧盯着孩子。
总之,培养自己的一项爱好,让自己变得更好,不要整天围着孩子转,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不但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也能得到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