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李玉彭)
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吗?
不一定。发生手抖的原因有多种,比如说特别紧张激动的时候,普通正常人也会手抖。帕金森病有三大主征:第一个是运动迟缓,比如写字慢、写字越来越小、切菜慢、表情动作少等等;另一个是肢体僵硬,比如关节僵硬,活动的时候有阻抗感,就像是活动不开的感觉;第三个就是静止性震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抖。一般出现了这三个症状,我们才考虑是帕金森病,单纯的手抖不一定是这种病。
帕金森病的手抖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最开始是单侧出现手抖,休息的时候比较明显,活动的时候反而会有一定程度的减轻。
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合并一些非运动症状,比如说抑郁、睡眠障碍,或者嗅觉减退、疲劳、尿频、便秘,可以说症状多种多样,但这些不像前面的运动症状那么典型。
治疗帕金森病常用药物有哪些?
最常用的是左旋多巴类制剂,还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等。
结合每个患者的情况,医生会选择最优化的治疗方案,也就是说,每个患者的用药不一定是相同的。
帕金森病患者啥时候吃药好呢?
帕金森病确诊后是否就要开始治疗,这个问题曾经存在一些争议。有的观点认为,长期吃药会有很多副作用,那么稍微等一等再吃,可以推迟这些副作用的发生;但现在普遍观点认为,如果一个患者的症状非常典型,可以确诊为帕金森病,那么这时候脑细胞的已经受到了一定的破坏,这时候立即开始药物治疗,能够对脑细胞的破坏进程有一个纠正的作用,对于疾病长期的预后是有好处的,能够延长寿命。所以说,如果可以确诊,或者说是医生判断患者是帕金森病的可能性很大的时候,就要开始用药治疗,但是怎么用药要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适当调整,不要太激进。
帕金森病吃药后起效越快越好吗?不同人群治疗目标一样吗?
药物起效的快慢是有个体差异的,但还是循序渐进,缓慢起效比较好,起效过快说明药量过了。
帕金森病的治疗目标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患者对治疗效果要求高,要求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完全让别人看不出来;有些人就觉得能控制症状,正常生活就好。所以我们说,治疗的目标跟年龄很有关系,要上班的人要求效果更高一些,而退休的老年人要求就会低一些。
帕金森病长期吃药会耐受吗,会不会产生依赖?
很多的慢性病都有药物耐受性的问题,长期吃药但效果下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疾病不断进展恶化造成药物效果下降。所以说剂量越吃越大,药物本身的成分耐受是一个次要原因,但不是根本的因素。
帕金森病患者用药后出现疗效减退怎么办?
“剂末效应”是指长期用药后,药物的有效期缩短,到了下次服药之前,药物浓度下降的时候,就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基本上服药4-5年之后,大多数患者多少都会出现这种问题。
“开关现象”可以说是一种不可预测的剂末效应,药物有效的时候是“开”,患者感觉良好;药物浓度下降,就像电源被“关掉”一样,患者行动很困难。这种情况一般在疾病早期阶段很少,在晚期可能会出现一些,但比例并不多。
如果患者长期用药量过多,可能出现异动症,手足不自主地摆动。但由于在我国药量比国外偏低,出现这种问题的概率会更小。
哪些帕金森病患者适合于手术治疗呢?
手术将脑起搏器的主体放在胸部的皮肤下面,通过导线相连到脑部的电极进行刺激,通过电信号改善症状。这个手术现在很成熟,危险性是很小的。
提到治疗的时机,首先要介绍一个概念叫“蜜月期”,如果在一个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期间,只用少量的药物就有很好的病情控制,那么这就叫治疗的蜜月期,没必要手术治疗。但如果说蜜月期过了,调药效果不明显并且出现了副作用,那么这就是手术治疗的好时机。也就是说,药物治疗对症状改善不充分,效果不明显,并且副作用比较多,就建议手术治疗。
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即使蜜月期过了,也要坚持一段时间不行了再手术,其实这种想法不太正确。蜜月期已经过了就可以尽快做,等的太久了治疗效果并不好。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吃药、手术,这些治疗方式并不能保护脑细胞被帕金森病破坏,保护的效果其实不明显,治疗主要是用于改善前面所说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可以说,手术给了患者第二个蜜月期。
帕金森病手术后还需要继续吃药吗?
帕金森病患者手术后症状如果比较轻的话,可以不吃药;但很多的患者其实是等到症状比较重了才手术,那么手术后还是要靠药物治疗的,但是药量可以有明显的降低,能够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总的来说,要想让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不光要靠脑起搏器,也要靠药物,更需要家属更多的关爱和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