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总是能成为你想让它成为的样子。
好像很早就看过《四个春天》的介绍,或许它能改善一下我不接地气的“公主病”。这部片子对我而言是在讲述生活的样子,不安于小村镇的安逸,我选择逃离,去城市读书,去城市生活,回家的频率从每两周一次到一个月一次到只有过节,到现在能不待在家就不待着。嫌弃家里时冷时热的洗澡水,嫌弃家里杂物各处塞的不整洁,嫌弃混杂茅厕味混上霉菌后的独特气体,嫌弃家里人不断找话茬害的我“无法静心做事”……爸妈早出晚归对家的样子开始佛系,厨房卫生间电灯坏了也不修,饭桌油腻腻的,聊天的话题不外乎厂里面又有什么b事,房子又如何如何(拆迁所以目前还在租房子)……看着电影里面那个家,我会有点羡慕呢,羡慕她们虽然聚少离多但在“世界之外”有音乐为伴,有自然风光为景。坐在影院看着,这可能也是别人的幸福吧。
春天,万物复苏,就像燕子一样回到老窝要开始新一轮的生殖繁衍,人也该回家孕育新的能量了。其实影片对于生活琐事是有刻意避开的,避开的应该就是“夏天、秋天、冬天”只将“春天”留给我们,春天是一种“安逸”,简简单单的人来人往、简简单单的家长里短,夹杂着节日的祝福还有音乐和自然美景。还记得一幕,姐姐去世,留给妈妈的镜头,有点愣有点呆站在堂屋的外面(两次镜头),第三个则是在躺椅上面仰头睡。我喜欢这样的安静,但这里面并不意味着没有情绪,姐姐的葬礼助唱交给了村里的三个老汉,平时最爱用歌声表达情绪的母亲、在村里红白喜事都要去助唱的母亲这时候只有在昏黄灯光下呆呆的站着,最后在路边长椅上坐着仰头长着嘴的睡,是几个夜晚不合眼的偶然吧,如果可以这位母亲应该还会选择继续站着,远远的看着自己女儿的灵堂吧。为什么不进去?为什么不去抱着女儿棺椁痛哭流涕。。这时候安安静静的就够了吧。这种安静是老人生命力的体现,她们承受着消化着这样的痛苦,就好像每天饭桌上为女儿留的位置和走近奠堂敲门,开始有了念经拜佛的习惯一样,女儿的走她们承受着用余生的所有,这也是老人对生命的反思开始。
这部电影其实会让我觉得很幸福,不论遭遇什么其实生活的甜度是自己决定的。要上山做农活,靠自己养活自己,这些是老一辈人的生存之道。虽然我们现在免于农耕,但很多时候枝桠拼命向阳关伸展,根茎却失去了向土地扎根的能力。生活不正是由最简单的打扫、饭菜、穿度、房屋等等这些最世俗的物什构成的吗?而我们又有多少时候真正在接受这些,老人的手真是农民的一双手,她是当地有名的歌唱好手但确切真真实实是农民。在我们看她们的时候并不会为此产生不屑,反倒是有很多敬意,在听到老人随时冒出来揶揄老头的话,在搭石上蹦来蹦去的样子,不禁说一声“真可爱” 。为什么最简单甚至在物质条件看起来并不充裕的环境下,她们可以活出“桃源”般的生活呢?我想可能是“爱”吧,有自己热爱的事物有歌唱有乐器有蜜蜂,还有每每对燕子的期待,对孩子们的期待吧。最重要是两位相依相偎的老人之间的爱吧,有一个镜头也很有意思我觉得挺能说明两位老人的关系,中间一面墙,左面是母亲在认真用缝纫机踩花样,有面是父亲用电脑听音乐跟着挥手打节奏,中间是一堵黑黑的墙。在同一个屋檐下她们有各自的事有自己的空间,但也在同一屋檐下互相照顾着彼此。
这是一部给我力量的片子,告诉我不畏生活之琐碎,因为只要我愿意,心向往之的美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