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时光有没有给过我们过多的期待···守望生命如初的美丽
来云南大概一周的时间,在昆明两三天主要用于办事,以至于非常多的好朋友没来得及见面,也有很多曾经去过的地方和吃过的美食没有机会去回味。十分遗憾,但也许留有遗憾才会念念不忘,昆明我肯定还会再来,朋友我们肯定还会再见!
一碗卤面是我在昆明上班时最幸福的早餐,这家位于大观商业城巷子里的卤面,店面不大,吃客们络绎不绝,常常有人拿着碗筷站在店外吃。
在老昆明残存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光华街算是和景星街一样热闹的老街,每到周末总是人潮人涌。到云瑞公园里遛鸟、买卖宠物、花花草草的、淘宝的、纯粹路过看看老昆明民风民俗的络绎不绝。到了云瑞公园附近,左侧为抗战胜利纪念堂,原清代云贵总督署,辛亥(1911年)革命后的省立优级师范学校云瑞中学旧址。1945年7月地方政府计划建为云瑞公园内纪念龙云(字志舟)功绩的志舟堂。1946年7月改称抗战胜利纪念堂。我很喜欢走这种破旧的残存老街,常常给人以穿梭古今的奇妙感觉。
很多人来昆明会忽视这个地方——斗南花卉市场,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著名的花都。要知道昆明是春城,来昆明不看花百分之二百会后悔!鲜花是这座城市的标志之一。
进入斗南花市,花团锦簇,人潮被淹没在花海之中。斗南花市的魔幻之处不仅在于姹紫嫣红,更在于很多你压根就叫不上名字的鲜花在这里都论斤卖。如果你是一个人过来出差,花个百十来块钱就能买下一百朵玫瑰,然后直接让老板航空快递寄给你女朋友。不仅浪漫,而且豪气,更重要的是实惠!
隔着屏幕都仿佛能闻到鲜花的芳香,一把把一捆捆的,这哪里是鲜花?分明就是韭菜和大葱!
海埂大坝晚风拂面,滇池被熨染呈金黄的夕阳和西山装得满满的,远处偶尔飞来几只嘴馋的海鸥。没有任何地方能够比得上一个让你心静下来的去处。
热情的朋友们再次请我们在海埂大坝旁吃地道的云南菜。相聚的时光总是显得那么不够,即使从白天聊到黑夜也总有聊不完的欢声与笑语。我想最好的友谊便是如此——第一次遇见斯斯文文的,熟了之后不知道是哪个精神病院放出来的。
豌豆粉是云南人十分喜爱的杂粮制品。也是我的最爱
云南菜系的历史与构成独特、神秘、多元的民族文化,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大自然赋予了云南永恒的魅力。云南菜又称滇菜,其特点为:选料广,风味多,以烹制山珍、水鲜见长。其口味特点是鲜嫩、清香回甜,酸辣适中,偏酸辣微麻,讲究本味和原汁原味,酥脆、糯、重油醇厚,熟而不烂,嫩而不生,点缀得当,造型逼真。
云南大学——中国十大最美高校之一。是中国西部建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文化传承可追溯到1499年始建的云南贡院。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云大风景优美,漫足其中,感觉休闲惬意,走进去一股浓厚的校园气息扑面而来,位于校门口处的石牌坊,“起凤”另一面是“腾蛟”。既是学校的厚望,也是学子成龙成凤的抱负。最不能错过的是著名的银杏大道,就位于天文点以北,文渊楼到会泽院一带。棵棵银杏树枝繁叶茂,如果赶在了银杏树辉煌的节气,整条路上一片金黄,颇为壮观。
米布,云南少数民族独有的婴幼儿辅食,将牛奶加糖煮到快沸腾,然后加入米粉,搅拌成浆。
炸洋芋
豆花米线,在这里跟大家说说豆花米线的故事。
很久以前,昆明德胜桥边有一家人,专门做腌菜卖,因味道好,远近闻名。主人有一女儿名唤小花,她眉清目秀,心灵手巧,不仅学会了做腌菜的手艺,还学会了做豆腐。家里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女儿到了十九岁,经媒人撮合,嫁给了一个姓杨的武官做四太太。这位杨武官已娶三房,但一直未生儿子,故娶了四太太后,盼望早生贵子。但事不如愿,四太太生下的还是女儿。于是,四太太受到了冷落。
性情温柔的四太太不怨天尤人,她常去寺庙敬香,后来,生活习惯也变了,天天吃斋念佛,平日里为家里做点腌菜、豆腐,家里人尝了,说“还可以”。四太太慢慢也学会了做寺庙里的斋饭,她用豆腐做出的素鸡、素肉,口感味道都不错,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一天,四太太的父母、兄弟姊妹及亲戚从远道来看望她。四太太为招待亲人,专门做了一桌素席。大家吃了,嘴说不错,可心里都觉得“太寡”。可老父亲心里着实不滑爽,脸色很难看,筷子没动几下就放下了,说: “我不想吃饭,要吃米线。”四太太小花忙到厨房,这可犯了难,米线倒是有,可没准备做荤菜,几年了一点肉也没买过,没有肉汤,没有肉帽,这米线怎么做呢。情急之中,四太太烫了碗米线,舀了一勺水豆腐做帽子,再放上甜咸酱油、冬菜(腌菜的一种)、胡椒、酱、香油、麻油、剁细的韭菜、油辣子等十多种佐料,恭恭敬敬端给了老父亲。老父亲皱着眉头问道:“这是哪样米线?”小花急中生智,随口答道: “豆花米线,你家尝尝。”老父亲滋成咂味,吃了两口,似觉不错,一小下吃完了。他顿了顿,说道: “再来一碗。”小花忙又如法炮制了一碗端来。老父亲三下两下就划完了。又说一句:“这个碗咋个这么小?”小花急忙进厨房用大碗又做了豆花米线抬来,老父亲居然又吃得干干净净。众人都看愣了,纷纷说: “是哪样东西,那么好吃,快给我也来一碗。”“我也要一碗。” “我也要……”小花忙得不亦乐乎,一口气做了十儿碗。大家吃了赞不绝口,连杨大官人吃了也笑呵呵的。
此后, “豆花米线”的名声传开了了,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四太太开了一家小吃铺子,专卖豆花米线。,有的人来吃后,也想学做豆花米线。四太太就教他们做。因都是家常原料,做法简单,大家一看就会,豆花米线在民间传得更广远了。
包浆豆腐
包浆豆腐外表上看和普通的豆腐没什么区别,但熟了之后咬开豆腐便流出白花花的浆液因此而得名包浆豆腐,一般油炸和烤吃最常见,油炸要趁热吃,而烤的则要等一等,还有一点余温时最美味。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座座小城即将上演热闹的夜市生活,一群群活泼的小青年围坐在烧烤摊旁,吹牛(云南把聊天叫做吹牛),喝酒,吃豆腐……这是云南人常有的生活。炭火上,一块块小精灵,像是有人惹他们生气一样,一个接一个逐渐鼓起了整个身体,小脸气的金黄,样子十分可爱。
拿起筷子,找准那个“最生气”的夹到盘子里,这时可不能马上吃,除非你不怕烫,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这里要改成心急吃不了包浆豆腐,稍等几分钟,当豆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憋下来时,蘸着老板自制的各种酱,整个放到嘴里,一嚼一吸,浆浆迸裂出来,充盈整个口腔,皮香浆滑,爽在嘴里,美到尽头!
至于包浆豆腐的由来,大都说是开远人发明的。相传有一种说法是开远车站旁一对卖烧烤夫妇因为一次失误而使得豆腐烤出来外面看着很正常,而一咬开里面是稀,好像不熟,可吃到嘴里却特别的皮香爽滑,因此有了包浆豆腐,随着包浆豆腐的出名,这种失误已变成一种制作工艺,无论浆多浆少,都拿捏得非常到位。
当成千上万只,从西伯利亚飞来在此越冬的红嘴鸥又如期而至的时候,是翠湖公园最热闹的时候。市民、游客集中在此,投食喂鸟,与红嘴鸥互动,其乐融融,和谐的场面为翠湖公园增添了无穷乐趣。虽然我们在海垠公园已经与红嘴鸥有过互动,还是情不自禁地又投入其间。本地人也骄傲地把红嘴鸥称之为昆明的名片。翠湖公园位于昆明的螺峰山下,是昆明市区最漂亮的公园之一。素以“翠堤春晓”闻名四方,人称“镶嵌在昆明城中的一颗绿宝石”。
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开办于1909年。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洋讲武堂(天津)和创办于1908年的东北讲武堂(奉天)并称三大讲武堂。
行程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我们,终于在离开前的最后一个小时相见。我本不打算告诉大家我到昆明,就是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太热情,不好意思来打扰。
互相陪伴了一段路才明白,只有知根知底还聊得来的人才能走到身边,有人来就有人走,留下的都是看到你的全部,不论缺点或优点,依然愿意留在你身边。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没有那么多煽情的语录,感谢友情,感谢陪伴,感谢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们,只愿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因为你们是我最好的朋友,所以路遥远,我们一起走。当你累了,记得身后还有一个人在默默关注着你。
未完待续······(每周四、五更新)
敬请期待下一期: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西双版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