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是我第一次在看完书之后写读后感,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以防止自己囫囵吞枣,也是对书籍本身以及作者的一种尊重吧。看完这本书前前后后也花费了一个多月。《追》和《解忧杂货店》对我的吸引程度大不相同。《解忧》在看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故事是分成小节来讲述,情节也比较适合像我这种(精神世界较萎靡,比较浮躁的)人看,所以当时很快速地就看完了,虽然看到最后才渐渐发现原来每一个小故事的主人公之间都有细枝末节的联系。所以我准备再看一次《解忧》,当然下一次是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和心态去品读了。想到冰心奶奶在品读《红楼梦》时也是,在不同的年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同所以内心的体会也会有差异,从字里行间里揣度的深度也不同。
【正文】《追》,讲述的是一位现居于美国的阿富汗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情,他本来是喀布尔的一位富家公子哥,父亲是当地负有盛名的一位商人,母亲也是一位名媛。他的母亲因难产而死,所以在某些程度上,也成为阻碍他和父亲亲情发展的因素。阿米尔(作者)小时候身边总是围绕着一个皮肤黝黑,又有丑陋兔唇,忠心的哈扎拉仆人哈桑。
小说是围绕回忆二人生活而展开的。仆人哈桑单纯,勇敢,忠诚,朴实,吃苦耐劳。而作者小时候却胆小,富有心计。在书里,当我看见阿米尔被欺负时哈桑的挺身而出,以及哈桑被欺凌时阿米尔的逃避都让我内心十分愤懑。哀其不幸,怒气不争,这是我对小时候的阿米尔的评价。当然,在文学方面来说,阿米尔从小就喜爱读书,并且有着写作的天赋,这无疑为他将来能成为这样一名伟大的作家,写下名扬海外的著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读完《追》之后,我又想起了其他名人对它的评价,《追》不仅仅是一本回忆录,还是一本唤起世界对阿富汗的关注,让世界重新认识和了解阿富汗以及战争的小说。少年时代的音容笑貌,转瞬间既变成了颓垣断壁。不仅仅对于作者,对于读者来说都是视觉和心灵上强有力的冲击。当阿米尔回到了原来居住的琼楼玉宇时,才发现物是人非,早已不在是原来的金碧堂皇了,家园被战争摧残,人们被战争蹂躏。重回家园不仅没有任何的欣喜,反而是心惊胆战。炮弹,士兵,装甲列车,让原来的美丽国度现已满目疮痍,破烂不堪。这一切残败的景象,让我深思。不仅仅是阿富汗,那些所有用一切正当理由发动不正当的战争的人和国家,他们是否有过考虑战争地区人民的感受,他们是否是在利用“人道主义”的头衔来到处“制裁”“有问题”的国家时有过一丝丝的犹豫或者同情之情。我知道自己说这些话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我只希望,世界上的所有的善人都是因为生命走到了尽头而老死去,而不是意外或者是战争剥夺走他们年轻宝贵的生命。
在小说里面,阿米尔的父亲多少让我对他有一点疑惑,他是一个传奇(对当时喀布尔的群众来说)。但是在小说里他对阿米尔的冷淡让我实在有一点反感。虽说阿米尔不具备他父亲的勇敢,男子汉气概,但毕竟阿米尔是法定上他唯一的儿子,是流有他血统的人。我时常在想,会不会是因为阿米尔的母亲,其实他并不真心喜爱阿米尔的母亲,她只是他用来向世人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工具。所以他很少向阿米尔诉说他的母亲,也并不因为她来关心自己的儿子。但是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当两人在美国生活时,又让我认识到“第二个”父亲。他可以在跳蚤市场售卖杂货,可以在加油站打工,他也从不会诉苦,也并不因为生活艰苦而卑微地领取救济金。在他的骨子里,他可以忍受艰苦,困难,但是永远不会屈服,认输。在生命的尽头,他放弃治疗,攒下钱为阿米尔买了一辆二手福特车。此时的父亲,早已失去中年时候的孔武有力,他更像是一个归巢的奄奄一息的大雕(也许这样形容并不准确),身上的肌肉已经退化,丰翼的羽毛也所剩无几,在安详中,离开了阿米尔。在某些程度上,我倒是有一点同情父亲,无法表达自己对另一个儿子(哈桑)真挚的爱,只能默默关心。自己一辈子都背负着一个秘密,没有亲口告诉阿米尔,他被撕成了两半,每一半都鲜血淋漓。在读小说的时候,我也时常想起自己的父亲。在性格方面,他们还是有相似之处的。每当自己想起自己的父母终有一天也会溘然长逝的时候,我的鼻子都会一酸。我并不是一个很爱哭的人,但是父母对于我来说,他们的事情有一部分比自己还要重要。
【后记】这篇读后感虽前前后后也写了很久,但是途中间隔太长时间,导致自己写完上一段之后忘却了之前想要写的接下来的内容,于是只能草草。由于是第一次写读后感,更多的是对故事情节的感悟,而对于人物内心的揣度和小说内涵的剖析还不够。应多看一些其他人写的书评,从而能够去吾糟粕,取吾精华,让自己的书评能真正帮助到大家。
(压箱底之作,第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