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第二次家长课堂,挺喜欢这个主讲老师,铿锵有力的讲课方式,温柔中带着一种韧劲,有互动,有游戏,有故事,有理论。2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都是摸索着前行,或迷茫,或疑虑,或成长,或进步,没有固定的模式,边走边试验。就像我们自己的成长,对与错,走过才知道。
老师在讲到,她上大学期间,做公益活动,去了一个儿童公益机构,那里的孩子基本都是身体或心灵残缺。她第一次去,完全被吓到了。在我们看来很不正常的孩子,但对于孩子而言,当时的情况再正常不过。她就那么心疼又欣慰的看着孩子们玩耍,带给了她极大的冲击力与震撼力。
还有晚上睡觉的情形,孩子们的宿舍里一到晚上,便会听见凄惨的哇哇哇哇的哭声,可是无能为力,老师的人数与精力都有限。从那次之后,她都不敢晚上去看孩子们,也再也没有在晚上去过。
直到现在,她依然在默默地做着这些公益。
老师给我们讲这些故事的目的,是想让我们知道,孩子在最初的成长时期,是特别需要鼓励与肯定的,若不能满足,长大之后,带来的心理创伤真的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
她亲眼看到曾经的那些孩子长大后,对任何人都是冷漠的,是不信任的,与人仿佛永远都隔着一层捉摸不透的墙。
当遇到孩子叛逆,反抗,磨蹭,开小差等等一系列的行为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与要求是什么?
教的含义是帮助孩子去理解自己,并照顾自己,培养他们对世上一切的自然的爱。而不是一味的惩罚,打骂,吼……。这样其实是一种高风险的方法。奖励也是有危害的。这个度得把握好,否则会适得其反。
教育策略里提到的第一条,就是我们要学会鼓励与肯定,而且要养成一种经常性的,习惯性的行为。把握住的2个要点就是“看见”和“内外一致”。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不见孩子的好和优点,即便有时当面夸了,扭头就又数落孩子的不是。
老师讲了一个例子:孩子考试数学100,英语90,语文80。可是很多人看的是孩子语文考了80,为什么考了80?而不是及时的夸奖孩子,考了100分,好棒。现场的很多家长都是这样。
所以真正反思的应该是我们家长。可能孩子真的已经努力了,但我们没有真正的去了解孩子,没有跟孩子好好沟通,反而是噼里啪啦的一顿否定与责备。
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原谅孩子就是成全自己。
下面是鼓励与肯定的5种方式:
1. 肯定的言语
2. 身体的接触
3. 精心的时刻
4. 礼物
5. 服务的行动
教育策略的第二点:关注解决办法。
1. 明确孩子的问题与需求。
2. 集思广益寻求解决方法。
3. 评估解决方法。
4. 选择解决方法。
5. 执行解决方法。
6. 后续评估。
多多倾听孩子,允许孩子表达。
同时,也要学会自我鼓励,自我滋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有力量感,有勇气的人。
我们先成为最好的自己,孩子自然就会成为更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