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是学习数学的第一阶段,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最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在小学就要制定完善的数学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处理生活中事情的能力。学习了王绪溢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以及陈蕾老师主讲的第一模块改变信念的共读课程,感受到当今数学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加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决定世界未来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背后的人。在人工智能时代,要获取创新人才,教育必须改革。未来社会从产业到技术都会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而技术变革的背后离不开对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更离不开教育的改革。我们需要创新者,敢于尝试者,更多敢于不断思考的人。我们今天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改变自己,改变我们孩子的教育方式。过去100年是机器时代、工业化时代,那时的教育主要是传授知识,如果现在还按照这个方式教学,学生出来很可能找不到工作了。未来我们人类跟机器比谁聪明,谁记得快,谁背书背得好,谁算得快,根本没有机会赢。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有创造力、创新力,我们要让孩子有担当力、有责任感,让孩子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观。马云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表示:过去 30 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我们将把机器变成人,但最终应该让机器更像机器、人更像人。所以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造力、想象力的竞争,是智慧和体验的竞争,是领导力、担当力、责任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而这些都需要通过教育改革来实现。
我理解的数学教学是深究原理,知其所以然。就像陈蕾老师所说我们往往很自然的变成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老师把数学的基本知识一股脑儿告诉你,解释一遍,学生可以轻轻松松的知道答案。就拿基本的乘法来说吧,相信每个中国学生都有过背九九乘法表的经历吧,因为背了,所以我们可以牢牢地也很轻松地算乘法。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也就少了学习的乐趣,而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少即是多”就是学生思维占主导,上课的时候,老师教学生如何去解决数学问题。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怎么解决数学题目,“从无到有”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思维发展空间。同样是九九乘法表,应该让学生会用尽各种办法推理出其中的原理,掌握其中的逻辑。做慢活,细活,开始的时候慢,是为了后面的快打好基础。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数学兴趣,并高效的为课堂服务是我们迫切需要学习的。有了兴趣才能激发能动性,提升学习效能。兴趣来自什么?是本身的价值发现,高自尊感,有快乐,有成就感,有鼓励支持系统。发现乐趣所在,才能有更高的价值意义,说白了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数学不能死板教孩子,数学是数量、结构、变化、规律,还有空间之美。学霸和学神都是因为感觉到学科本身的美,奥妙无穷的乐趣,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然后找对了方法,探索下去。所以在小学阶段要让孩子真正的对数学感兴趣,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数学的利用价值所在,绝大多数对数学喜爱的孩子,是真心喜欢学习本身,才会积极追求更好的突破,会自己主动搜集知识,琢磨方法,遇到问题会毫不胆怯地迎接挑战。那么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能效呢?我觉得首先是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很熟练的掌握,才能做到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解决问题,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榜样,技术性的知识不像语文那样没有标准答案,思维可以跳脱,数学不是,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逻辑严密的学科,容不得一点差错,作为数学老师,首先有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教育精神。其次对不同学生要因材施教,数学是一个智力要求比较大的学科,可能有的学生有先天的优势而对数学课游刃有余,有的学生可能就会相比而言比较困难,在学生中间会出现智力落差而丧失对数学的兴趣,所以作为数学老师一定要顾全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做到对每一位学生都公平对待,因材施教。提升课堂效率的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程,教法方法就不同,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能进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的思维方法具有形象性和直观化等特点,直观教学法是最有效最合适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资源来尽可能的直观的浮现知识点,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应用图表、线段图、文字、甚至漫画来浮现关系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既可以进步教学的形象化和生动性,又能使学生视、听与思考并用,同时增长课堂的机动性和多样化,利用信息技术能更便捷的收集和呈现学生创造出的好教材,使学生控制知识学习的节奏,学得更扎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问题设置方面,利用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可以对数学底子差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尽量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会极大的满足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更自觉的去学习,对一些数学学的好的同学,可以安排跟水平比较低的同学做同桌之类的,带动其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更能满足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习是一个互助的过程,这样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也会更自觉的去学好数学。最后我觉得提高课堂效率有个重要前提:课前预习,和课后反思数学错题。预习了会有助于上课更易理解、投入课堂互动,课后复习更有助于掌握,通过练习把薄弱环节弄扎实,把这个良性循环进行到底。有一句话是,打有准备的仗,学习也是,在老师上课之前,学生要提前预习上课内容,掌握基本的概念知识,然后记好笔记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做到上课“心里有底”才能更好的投入上课内容,也会更专注的听老师讲课。而课后反思是对知识再加工,整合与归纳的过程。教与学都需要“复盘”,“复盘”能梳理出自己成功之处与不足的根本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从而不断提高教与学的水平。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都有直接的关系。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归根到底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要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