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寥寥人烟,简书作者。
俄罗斯作家格拉宁的《奇特的一生》,讲述的是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终其一生使用的一种“时间统计法”,造就了他奇特的一生。
柳比歇夫正是用了这个方法进行自我管理,精准高效地使用属于他的时间,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惊人成就。
1 柳比歇夫是谁
柳比歇夫是俄罗斯昆虫学家、数学家、遗传学家,是彼尔姆大学教授。
他生前发表了关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等方面的经典学术著作70多部。
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进化论、无神论等各种论文和专著就有12500页。
写过回忆录,追忆过许多科学家。
20世纪30年代跑遍俄罗斯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等。
搜集了35箱地蚤标本共13000只,其中对5000只公的做了器官切片,总计300种,为这些地蚤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
搜集研究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5倍,跳甲属的分类他研究了一生。
看到这些累累硕果,是不是想到了一个扎扎实实做研究,争分夺秒搞科研的老学究?
当然,他兴之所至,研究并发表过《论李森科在生物学中的垄断》、《科学史的教训》、《达达派研究》、《评劳合.乔治回忆录》、《论叔本华的格言》。
还有,《论玻璃窗上由寒气冻成的花纹》,(我竟然没忍住笑),就是这篇研究报告中柳比歇夫提出了科学中两个新的部落:相似理论和“不占空间的对称式”理论,嗨,生活就是科学,他真不是在玩。
是不是又看到了一个兴趣广泛、热爱知识、追求智慧的老人?
柳比歇夫除了研究领域如此丰硕的成果,其实生活与常人也并无异,喜欢游泳、热爱音乐、常看展览,也很享受与家人在一起时光。
到底是怎样一种神奇的“时间统计法”让一个人的一生竟然可以做那么多事,取得那么多成就?又能享受温暖、平静的家庭生活?
2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什么样?
这样一个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掌握了多种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比如:
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分类,
在跑步机上看电影,
坚持早起一小时朗读,
利用好坐地铁公交的碎片时间学习,
……
还可以下载时间管理app,时刻记录、分析、督促对我们对时间的高效运用。
时间管理方法众多,各种千奇百怪的方法都有,对某些人某些阶段都产生过作用。
我就在整个求学期间,就无数次做过时间计划表,它们确实也帮我经历了各种小考、中考、高考,但随着阶段性考试的结束,它们的使命也就结束了。
工作后,一天都没离开过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更与周小结、半年总结、年度总结相伴,但最后都归于套路。
即使对时间使用非常高效,成就非常卓著的人,仍然会感叹“时光荏苒,流年似水”,
正如作者所说:
“人人都感到时间的匮乏。没有时间看朋友;没有时间写信;没有时间照料孩子;没有时间去想;没有时间到秋天的树林里去站一会儿,什么也不想,光去听听飞舞的落叶飒飒作响……”
柳比歇夫正是用他自己创造的“时间统计法”,一生从来没有感觉到时间匮乏,按照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的追求着自己的目标,仿佛置身于时间的急流中,用这种方法他获得了时间,也取得了最实在的收获。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主要对两类工作进行统计:
第一类包括中心工作:搞研究、做实验、书写和看参考书、做笔记、写信。
第二类工作包括:写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
柳比歇夫对以上两类工作的时间按照四步进行统计:
(1)制定明确的计划,对所有规定的工作量都竭力按照计划完成。
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如果规定用在工作上的是3小时应当是真正做工作的3个小时,不想不相干的事,不听同事闲聊,不刷手机热点,不操心家里锅碗。
(2)严格记录每天时间支出。
这是柳比歇夫1965年的一天:
基本科研:图书索引---15分钟,
陀布尔让斯基---1小时15分钟;
分类昆虫学:参观---2小时30分钟,
安置捕捉器2个---20分钟,
分析---1小时55分钟;
休息,第一次在乌赫塔河游泳;
《消息报》---20分钟,
《医学报》---15分钟,
霍夫曼的《金罐子》---1小时30分钟,
给安德朗写信---15分钟;
共计8小时35分钟。
(3)对第一类工作时间进行月总结。
这是1965年8月的月总结。
基本科研---59小时45分
分类昆虫学---20小时55分
附加工作---50小时25分
组织工作---5小时40分
合计---136小时45分
比如,其中的基本科研是怎么得来这59小时45分的?有具体的统计:
a.分类工作《分类法的逻辑》报告草稿---6小时25分
b.杂事---1小时0分
c.校对《达达派研究》---30分
d.数学---16小时40分
e.日常参考书:《里亚普诺夫》---55分
f.日常参考书:《生物学》---12小时0分
g.学术通信---11小时55分
h.学术礼记---3小时25分
k.图书索引---6小时55分
合计---59小时45分
(4)对所有工作时间进行年总结,计算工作赤字和盈余情况,制定下一年度计划。
虽然每月小结巨细备载,年度总结中仍把所有做过的、读了的、看了的统统收集在一起,加以计算,分门别类。
其中包括娱乐、看电影、音乐会、展览会等等。
柳比歇夫一连几年的第一类工作时间如下:
1937年1840小时
1938年1402小时
1939年1362小时
1940年1560小时
…..
1966年1906小时(原计划是1900小时)
……
1966年他已经76岁了!
3 如何复制“时间统计法”
柳比歇夫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创造并坚持使用“时间统计法”,将自己变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人。
他用“时间统计法”,公正客观地记录了他过去的时间,把一切才能集中用到一个目标上,专心致志、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他的方法以它细密的网眼,抓住了变幻无常的、老想溜掉的日常生活,抓住了我们没有察觉的、损失掉的、不知去向的时间。
“时间统计法”记录起来简单明了,很容易被“复制”,坚持下去更会受益匪浅,很多人因为遇到了它而改变。
把握好这几个关键点,跟着柳比歇夫的节奏,变成以时间为镜、以时间为友的人。
关键1:目标要明确。不论是人生长期规划还是工作学习的短期目标都要具体,切记:大而全、假而空。
关键2:记录要客观。记录的首要原则就是客观,记下每项事务投入的实实在在的时间。比如,工作时间,不包括上厕所、发呆、闲聊、刷屏……,是扎扎实实用于工作的时间,即使只有1小时也要如实记录它,并精确到分钟。
关键3:分析要规律。每周、每月、每年都要对记录的时间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计算出时间开销的赤字和盈余,根据上一次结果调整下一步计划,确保下个星期、下个月、下一年度计划更贴实际,更加精准,更符合自己的节奏,培养独特的时间感。
关键4:关注时间,超越自己。时间不受任何人影响,人其实管理不了时间,真正能管理的是自己。“时间统计法”背后是一个高度自律的普通人。
柳比歇夫创造并坚持“时间统计法”,坚持心平气和地前进,日积月累地巩固,最终实现积沙成塔的成就。
掌握它,你也可以!
寥寥人烟,简书作者。一个爱跑步爱生活爱旅行爱听故事爱写故事的人,每一个文字都有态度有温度有立场有方法。关注我,总有惊喜。公众号:寥寥人烟(ID:liaoliaore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