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一些人物很相似,赵云和文鸯就是其中两个。我们从他们各自的封神之战中看看他们有哪些似与不似的地方。
赵云和文鸯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第一,都是少年出道。赵云在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中出场,“忽见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此处没有具体介绍赵云的年龄是多少岁,不过“少年”一般多指十几、二十岁的年龄。文鸯在第一百一十回《文鸯单骑退雄兵,姜维背水破大敌》中出场时介绍他“年方十八”,与赵云出场时是同龄人。
第二,长相气质神似。赵云出场时“(公孙瓒)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对文鸯的描写在他出发上战场时:身长八尺,全装惯甲,腰悬钢鞭,绰枪上马,遥望魏寨而进。赵云和文鸯的身高一样,都是八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84厘米,放到今天来看都是蛮高的了。书中虽然没有正面描写文鸯的相貌。但综合来看,赵云和文鸯很神似:威风凛凛,有大将风范。
第三,主战兵器一样,而且辅助兵器都用得很溜。《三国演义》中有不少武将都用两种兵器,一种是主战兵器,一种是辅助兵器。主战兵器多为长兵器,辅助兵器都是短兵器。书中辅助兵器用得好的武将很少,只有寥寥几个(以后会专门写一篇辅助兵器的文章)。赵云和文鸯的主战兵器都是长枪,辅助兵器一个是剑、一个是鞭,而且两人不仅主战兵器用得好,辅助兵器也用得很溜,在各自的封神之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赵云是先枪后剑,再枪挑剑砍;文鸯是先枪搠鞭打,而后则时枪时鞭,看得人眼花缭乱。
第四,战力强悍,一战封神。赵云一生身经百战,未尝一败,人称“常胜将军”,是与关羽、张飞等并肩而立的超一流战将。然而,赵云在长坂坡战役之前虽与文丑、夏侯惇、许褚等名将交过手,还杀了麴义、高览两名名将,但与出场和成名较早的吕布、关羽、张飞等人比起来还不算突出。直到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坂坡战役,赵云才一战封神。连当时在高处观战的一向眼高于顶的对手曹操都震撼了,生了恻隐之心。书中写到:“操曰:‘(赵云)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书中还有得此待遇的只有虎侯许褚和武圣关羽二人而已。
文鸯在出场时,父亲文钦介绍他“有万夫不当之勇”。他在乐嘉城一战,也是他的人生首战中直接封神。当晚,文鸯主动请缨带队偷袭魏营,在魏营内左冲右突,惊得魏军主帅司马师“心如烈火,眼珠从肉瘤疮口内迸出,血流满地”,直接导致了司马师不治身亡。文鸯在冲出重围后面对数百名魏将的追杀,还单枪匹马多次反身杀退魏将,并大骂魏将“鼠辈何不惜命也”——你们这些鸟人都不怕死吗?直至魏将不敢再追。客观来讲,后三国时代已经将才凋零,但也不可否认文鸯在乐嘉城之战中表现出来的强大战力,不愧为后三国时代的第一战将。
书中专门为赵云和文鸯共写了一首诗:“长坂当年独拒曹,子龙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争锋处,又见文鸯胆气高。”赞颂两人在各自的封神之战中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和爆棚战力。
赵云和文鸯又有哪些不似之处呢?
第一,出场的先后和跨越的时间相差很远。《三国演义》共120回,赵云在第七回开始出场,到第九十七回谢幕,从十几岁一直战斗到七十岁,跨越了90回,篇幅达全书的四分之三,是书中的主角之一。文鸯在第一百一十回出场才出场,到一百一十二回就消失了,前后只有三回,而且只出现了几次,戏份很少。如果说赵云是一棵常青树,那文鸯就是一颗流星,只在夜空中一闪而过,却留下了刹那间的辉煌。
第二,双方在封神之战中冲出重围之后的表现明显不同。赵云在长坂坡之战冲出曹军重围后仍然一路狂奔逃命。而文鸯在乐嘉城之战中,他冲出魏军重围后却犹如闲庭信步、缓缓而行,与赵云明显不同。赵云和文鸯都是一身是胆、战力强悍,为何却出现如此不同的表现呢?其中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个是赵云和文鸯的出身和接受的教育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性格。赵云是草根出身,没有背景支持,一生功业全靠自己打拼,因此形成了忠诚谨慎的性格,凡事在全力以赴的同时还要保证自身安危和完成任务;文鸯是官二代,父亲是一方诸侯,有权有势,其性格自然跟现在的许多官二代、富二代差不多了,从他撤退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便可窥一斑。
二个是长坂坡之战和乐嘉城之战的性质不同。长坂坡之战是曹操以优势兵力追杀刘备,曹军是主动方,刘备方是被动方,一不小心就会全军覆没,改写三国的历史。因此,深知一战决定生死存亡的赵云在整个战役中都打得极度紧张;乐嘉城之战是文鸯偷袭魏军,文鸯在暗、魏军在明,魏军不知道文鸯的军力底细。因此,主动权在手的文鸯打得比较潇洒自如。
三个是赵云和文鸯在长坂坡之战和乐嘉城之战中的任务不同。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刘备及其家眷的安全,而当时刘备及其家眷全部走散了,使得忠心耿耿的赵云在整个战斗中顾此失彼,就像一只无头苍蝇,等到冲出重围时怀里还抱着一个阿斗,想不紧张都不行。而在乐嘉城之战中,文鸯是偷袭司马师,胜最好,不胜就撤,因此撤退时在心态上比赵云轻松多了,所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网络图片,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