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广线,由南向北。
过黄河的时候,是被人吵醒后才看到的。
醒来后,急忙往下看,结果外面黑黝黝的一片,仔细辨认,才发现了一些发亮的河面,我想那可能就是黄河吧。
记得在路过长江的时候,武汉市在长江两岸的灯光映衬着宽阔的长江是那么清楚而美丽。怎么到了黄河就连一盏灯光都看不到,黄河的水量也少得可怜。想起北方这么多年一直就缺水,连黄河都时常有断流的现象,今日到黄河,才发现比想象中的严重得多。
因为是深夜,车厢里被黄河引起骚动了一会,就归于平静了,我也睡了,整个河南几乎就在睡眠中过去了。
早上醒来,已经到了河北境内了。
醒来后发现一个真正不同的天地。。。
可以想象,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就呈现在我这个见惯了丘陵地带的南方人面前,那是怎么样的感触呀。
一眼望不到边的高梁玉米地,除了远处种着的一块块树林,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能阻挡自己的视野的。整个地表没什么突出的变化,除了庄稼还是庄稼,而且还是一样的高梁玉米地。地与地之间间隙很少,很平整的土地却是很适合机械化耕种的。
火车路过几个河北的县市,我就没见过像样的水或者河流。到处是干涸的河床向人们述说以前曾经有过的河水。偶尔有几处水,也是污浊不堪的小水沟,这与我所生活的地方,随处可见明朗的山,随处可见清澈的水,真是有天壤之别。
在邢台上来一位健谈的北方老太太,是去石家庄儿子家的。我感触于北方的各种风俗,和她聊了起来。老太太和我谈起了北方的作物。北方天气冷,一般是一季粮食,然后在粮食收获后就种高梁,但高梁老百姓自己却不吃,主要是做为经济作物,上交或者卖给国家,用于做酒或者饲料。所以一到冬季,农民一般就没什么事情,影视电影里北方农民一到冬天就蹲在墙角晒太阳的情景是真实的,而且河北这地方,农民一般不象南方农民那样有出去打工的现象,一般农闲也爱家耗着。仔细想想,南方农民在劳动强度方面还是比北方人重些,而且也可能勤快些。南方因为气候,一般都是两季或者三季粮食,而且多丘陵和山区,所以不适合机械化栽种,所以全靠手工精工细作,所以劳动强度比北方农民大,而且南方人一般在农闲时候也不闲着,要么去发达地区打工,所以一年下来,南方农民很少有休息的,更没有冬日晒太阳的闲暇。
“燕赵之地多豪杰”,既表明河北这块地方英雄辈出,也蕴涵着浓厚的历史氛围。
可以这么说,河北和河南就是华夏文明发源地的中心地带。从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两宋、元、明、清整个封建社会,华夏民族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地带都在这块热土上。我是个爱思考的人,突然有了这种想法,也许正是由于整个中华文明封建社会这段,以农耕文化为主的这段历史,正是由于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使得河北和河南到了今天生态破坏严重,河流断流,水资源缺乏,逐渐造成了今天的贫瘠。
经过河北的几个地方,一路上看到的都是灰土的颜色。城市也是很破旧的呈现在众人的面前。很多地区级车站的规模还不如南方的一个县级车站。
燕赵之地,一马平川,既适合古代大规模的骑兵军队作战也适合现代机械化兵团大规模作战,难怪是兵家纵横驰骋之地。北方的战乱也导致了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比如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居民因为北方的战乱被迫南迁。今天的南方的客家人独特的文化,也是在这一独特的背景下产生的。也许正是由于自然特征更适合战争的进行,战争的频繁对当地的文化和经济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
自然特征的不同,导致战争的形式也不同。比如近现代历史上,特别是抗日战争中,河北也是地道战的发源地。想想在这种一马平川的平原上,日本鬼子只要在一段距离上修一个岗楼,视野变会极开阔,敌后开展的抗日活动的抗日军民的确很容易暴露。既然上天没有好的地表做掩护,那只有往地下钻。钻成了地道躲在地道里也就安全多了。如果在南方,走不了多远,就有山有水,峰回路转的地势给战略转移和战略布置提供了天然的隐蔽场所,所以南方的抗战多在山中转来转去。
一个地方的自然特征的不同,对军事和当地的文化产生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文化地理学所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