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节,开头即提到了孟子安葬母亲的事情。而,对于孟子的母亲来说,我们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即“孟母三迁”,在赏析下文之前,我们得先把“孟母三迁”的故事简单的来说明一下。
说明:“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
第一、为后代存钱不是为了让他享受人生的,而是能够有能力提供后代以真正的教育(环境)。
第二、父母对子女教育环境的选择必须要妥当。
第三、让孩子经历过各种教育环境后,孩子会根据自身的“天性”与环境产生共鸣。
赏析:如若孟母自身没有本钱,孟子也无法在“三迁”后定居。如若孟母觉得第一个住所所学习的东西就很适合孟子的话,也不会有“再迁”与“三迁”之事。如若孟母不对第三个住所所学习的东西认真考量或是审视,可能还会有“四迁”与“多迁”之事。所以,对于教育环境的选择,首先是作为父母给孩子的第一次选择,其次才是孩子与这选择之后的环境的相性问题。
引申:如今,没有这么自由的教学环境,且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不可能有很大的跨度(墓间之事、炫卖之事与六艺之事),几乎是垂直体系的存在,所以也不存在“这儿”与“那儿”有着极大的学习差别。如此一来,家长们也省了这“多迁”的钱,只要选择一个教育环境良好的“学校”就可以了(除了学区房等)。那么,既然因为教育的统一规划而使得选择教育变得既轻松又安全稳定,那还会发生什么问题呢?这问题就在学校之内:古时,孩童们的成长几乎都是一丛一丛的,不像现在这6+1的生活教育模式,基本上来说在上学之前,没有发生过真正的同龄人的人性接触。这些现代的孩子们,因为家教的基础意义不同,走进学校后,身上只有基因的个性,没有人类的共性,这样会使得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与传授者在融合学生的共性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当代的受教群体都是被动的组合在一起的(完全不知道合不合适的30或40多人就在招生的时候挤进了一个班),可以说看似感到了每位学生的独立个性,但是根本就没办法把他们融合成为一个班级,成为一个集体。这让老师们焦头烂额的事情,也许在父母心中,却是长舒一口气,责任的转移看似非常的轻松,熬出了头。但是,最严重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古时的教育选择是主动选择的,而现在的教育选择是被动选择的,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够成为班级集体中的一员,其实不得而知,如若不及时通过家校反馈孩子的情况,不单单是教育环境的问题,更是教育成果的问题(孩子不在关键的时刻养成习惯,孩子就废了)。所以,教育的前提是育人,这个问题不用再辩驳,需要辩驳的是,父母所应该有的教育觉悟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言归正传:在后半段中孟子提到了“不得”与“无财”二字,其实与孟母三迁的故事暗合。“不得”译文为因为礼制限定而不能用,暗合了孟子从小所学的东西——礼制(礼节);“无财”译文为没钱,暗合了孟母在选择孟子教育环境上,为孟子所付出的所有——钱财。
赏析:若是孟子把礼制学死了,那么一定会遵守礼制而不去用,但是孟子没有如此,说明了孟子真正学到了礼制的精髓,也学到了做人的精髓,这是孟母最为开心的事情;孟母的“三迁”之事,可谓为孟子日后成为亚圣奠定了物质基础(住所)和精神基础(学业),孟子以母恩回报其母,能够正确运用“财”做正确的事情,这也是孟母最为开心的事情。
引申1:学任何东西都不能“学死”了,换言之,就是被所学到的东西框住了自己的眼界、认知与水平。“学校”里传授一般都是“实实在在”的“能力教育”(包括学术、知识、技巧等),没有较大的自由空间,被学术的严谨性,技巧的稳固性,知识的局限性给定死了;但,作为“空虚”的“人性教育”来说,它是对整个人类的生存意义的教育,是作为“基础教育”来论的,可以说,没有“人性教育”就没有“能力教育”,因为,“能力教育”的前提是你是一个人类,而人类的存在前提,就是拥有人性(包括共性与个性)。所以,在学校里或是在家里,到底要学什么,需要非常的清楚。
引申2:要让孩子有真正的孝顺与感恩之心,不仅需要钱财,更需要的是在这钱财之下孩子所学到的受益终生的东西。在父母故去之后,孩子会想到自己的立身之本到底是如流水般的钱财,还是如大树般的信仰(儒家:仁义礼智信;个人:情恩礼智善)。就算当下的社会需要的是流水般的钱财,但是作为华夏民族这庞大的社会文化体系而言,最终的最终,定然会以坚定不屈的信仰与自身淡泊明志的素养作为安身立命的前提条件。总有一天,在这真正的生存与真正的死亡面前,天地、万物会为孩子们提供他们最终的选择方向,而在这样的抉择上,若是父母所给予孩子们的是真正能够受益终生的东西,定然能够护佑自己的孩子走到最后,让他们无怨无悔的拥抱世间的一切。在孩子们回想这一切都是如何成就的的时候,一定会怀念父母存在时给予自己的谆谆教诲,那股以感谢升华而成的感恩之情即会油然而生。